第(1/3)頁 大宋老趙家這強本弱枝的國策,趙桓可以理解一點點,但是這把晉陽毀掉,怎么看都有點頭疼砍腳的失智。 在燕云十六州不在手中之時,毀掉晉陽,大宋拿天靈蓋抵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嗎?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生,少算不勝,而況不算乎? 趙桓想到了前些日看到的這句話,乃是武圣孫臏所言。 這趙光義算是太膨脹了,未有燕云,先毀晉陽,以為自己能拿下燕云十六州,未曾想被孤兒寡母的遼國蕭皇后,給打的狼狽而逃。 雙股中箭,得名驢車皇帝。 這次憑著太原城軍民一心和種師中的支援,算是勉強守住了太原城,但是下次呢? 再修一座像晉陽古城那樣的大城?可是,修一座大城要多少錢? 趙桓有些頭疼。 他只知道當時李治和武則天修大明宮的時候,把京官的俸祿都給停了。 而這晉陽古城周四十里,十里之城,面積約為二十五平方公里。 大約為兩千五百萬平方米。是明清皇宮紫禁城的三百四十七倍之多! 雖然不是皇宮,不用那么考究,可是一座大城,需要千年沉淀,趙桓哪有千年時光去再建? 趙桓真的不知道如何才能重現晉陽當初的輝煌,那個周四十里,二十道城門的晉陽,現在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 殘垣斷壁和夯土,就出現在他的面前,告訴他,當初的晉陽城多么宏偉。 一千年河東的晉陽城,一千年河西的太原城。 趙桓已經走過了晉陽,終于來到了這個大宋的北大門,太原城。 入目就是一座極小極小的城郭,周十里,小土城一個。 太原城原來就不足十米的土城墻被毀的差不多了。 串樓依在,雁翅臺上的投石機依然有人在看守著,太原城民有些怕了,即使雁門關已經回到了宋人之手,并且由天子親軍親事官把守。 但是太原城民還是相信自己這高大的雁翅臺上的投石機。 禁軍的馬軍前往太原城通傳種師中,天子到了太原城。 這只是個通傳的儀式而已,表示官家這個天子,尊重這個河東路的率臣,事實上種師中早就知道官家到了晉中,一早就準備好了迎接圣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