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擢之罪,罪無可恕!玩忽職守,釀成大禍! 如果沒有任何懲戒,輕輕打兩板子,官降兩級?太便宜他了! 還有那坐看好戲的蔡攸等人,也沒一個好東西! “沈從,派親從官前往捉拿李擢、吳敏二人。連夜審訊,明日午時問斬。”趙桓的決定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大宋的立國策略是什么?平衡方略。 種師道一生貢獻于朝堂之上,早就把老趙一脈的治國方略研究的明明白白,唯平衡二字。 今日啟用元豐黨人,明日啟用元祐黨人,折騰完這邊折騰那邊,今日與武將聯姻,明日又重文輕武打壓將門集團。武將在前方浴血奮戰,好不容易頂著過家家的陣圖,打出一些勝仗來,文臣必定空降摘桃子,桃子摘不掉就責罰立功武將。 文臣武將權勢平衡。 一百八十年間,這種平衡方略從未改變過。 文臣和文臣的朝堂狗斗,光是朋黨之爭就發生了三次!可想而知這種朝堂狗斗的平衡方略執行的多么頻繁。 守舊和革新兩派各打五十大板,他早已想到,聽到抓捕李擢和白時中二人之時,種師道以為新帝深諳平衡之道。 直到聽到明日午時問斬時候,他已經驚訝到了極致,以至于臉上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這很不符合趙家那一套啊! 誅殺士大夫?? 這可是刑不上大夫,與士大夫共天下,不分泥腿子分毫的大宋?殺了文臣,誰幫新帝限制武將? 特別是現在韓世忠外派攻營州,而種師中馳援太原,進逼大同,如若立下不世之功,誰來平衡? 這趙桓想干啥? 沈從很久都沒有應答,他在考慮做這件事的后果,他是一名臣子,經歷趙楷一事之后,朝堂已經無他立錐之地,他從頭到尾打上了新帝的標簽。 那就做吧。 沈從稱是,帶著手中完顏宗望的戰書走出了文德殿。 今日即將開一個大宋建立至今,180年未曾有的先河,斬士大夫。 李綱氣喘吁吁終于消停了點,馬上心臟就劇烈的跳動起來,斬士大夫?這個是不是再商量下? 不過他很敏銳的察覺到種師道沒有反對趙桓的決定。 大宋西軍進城之前,城里最強的勢力其實是蔡攸等人所掌控的京師禁軍,他雖然為四壁守御使,但也只是統籌軍務,具體各營,各軍的禁軍還是聽令于軍都指揮使。 而這些軍都指揮使,都是蔡攸的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