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拼了-《大文豪》
第(1/3)頁
張如玉聽到張公公要出題,他其實最忌憚的就是陳凱之,自知自己學(xué)問不如他,所以心里發(fā)虛,卻還是故作瀟灑的道:“不知欽使要出什么題?”
張公公聽罷,反而有些為難了。
此前他將心思都放在了尋找皇子下落上頭,對他來說,這招親,不過是個幌子而已。
讓他出題……有些難。
他能有什么文化呢?
沉吟再三,他卻看到了案頭上的一部花名冊。
這花名冊是當(dāng)初招親時候錄入的所有候選人,足足數(shù)十人之多,里頭呢,又記錄了所有人的身高、籍貫、學(xué)籍,特征,家世等等。
花名冊,足足有洋洋數(shù)千字,既然只是敷衍,那就隨便出一個題吧。
張公公呵呵一笑,四顧左右,智珠在握的樣子道:“不妨,就行書吧,你們呢,都將這本花名冊抄錄一下,全數(shù)抄錄之后,再讓咱和諸位們品評一下你們的書法,噢,對了,還得看誰抄的更快,大家以為如何呢?”
張公公沒什么文化,不過畢竟也在宮里這么多年,各地進(jìn)奏的奏疏還是瞧過不少的,雖然他自己行書不怎么樣,可是對行書的鑒賞卻頗有心得。
他話音落下,眾官紛紛點頭,更有人一拍大腿,討好的道:“張公公所言甚是,真是高明啊,行書之道,最是能看出讀書人的苦功,那些能作詩詞的,可以靠著天賦,唯獨行書,卻是無法投機(jī)取巧的,非要長年累月不可,少年郎若是行書好的,無一不是耐得住寂寞,安心讀書之人,以此來為公主殿下招夫,妙,實在是妙,妙不可言。”
張公公也不過是臨時抱佛腳,誰曉得這隨口一說,居然還有人給他翔實了理論基礎(chǔ),不禁多看了那官員一眼,笑著點頭。
說干就干。
張公公帶來的隨從們已是搬來了案幾,一人一案,筆墨紙硯俱都擺放在了案牘上。
這不但是比行書,還要比速度,誰先抄完,誰即占據(jù)了先手。
張公公將花名冊一擺,這隨機(jī)讓他們來抄錄花名冊,也是以示公平,因為在此之前,沒有人見過花名冊,可若是尋找什么書來替代,是為了防止有人已經(jīng)事先背誦出了這書。
如此一來,心里默記的人,優(yōu)勢就很明顯了。
四五個決選少年,包括了張如玉,都焦急萬分,半刻都不敢耽誤,有小宦官將花名冊在他們面前橫起,將自己當(dāng)作了‘墻壁’,使每一個人,抬頭可見。
已經(jīng)有人不敢遲疑了,忙是取筆蘸墨。
抬頭看一眼,記住一句話,接著下筆,張如玉生很謹(jǐn)慎的看了陳凱之一眼,卻發(fā)現(xiàn)陳凱之竟沒有動,他不免詫異,卻顧不得這么多了,忙是抬頭,接著落筆。
其實這種抄錄最大的麻煩是抬頭的過程,因為本身就極緊張,所以剛剛記住了一句話,正待要落筆,卻發(fā)現(xiàn)忘了一些,生怕出什么差錯,又不得不抬頭去看,等覺得自己記牢了,才落了筆,抬頭再對比一下,是不是抄錄錯了,接著是下一句。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府谷县|
绥江县|
西宁市|
景泰县|
平罗县|
盈江县|
堆龙德庆县|
肥东县|
西畴县|
蓬溪县|
长泰县|
饶阳县|
乐陵市|
昌平区|
皮山县|
竹溪县|
梅州市|
南和县|
柳州市|
肇州县|
开平市|
安西县|
寿光市|
盐源县|
宁城县|
全州县|
汶川县|
昭苏县|
宁强县|
通化县|
秭归县|
信阳市|
塘沽区|
锡林浩特市|
揭西县|
东乌珠穆沁旗|
资兴市|
从江县|
达州市|
鄢陵县|
秭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