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柳淳其實很滿意這么安排,他也可以從容布局,積累力量,等到時候,幫朱老四一把,換個靖難功臣當當。當然了,如果朱棣總給他臉子看,小爺沒準就站在建文帝那邊,插你朱老四一刀! 柳淳是一肚子想法,他只是擔心,朱棣錯判了局勢,一旦他張狂起來,那可就要壞事了。哪怕老朱不舍得收拾自己的兒子,像朱棣身邊的人,包括柳家父子在內,都會受到牽連。他們可不是老朱的兒子,也沒有免死金牌。 只不過令人欣慰的是,朱棣似乎沒有任何的囂張跋扈,相反,還憂心忡忡。 他親自到了二門迎接,這可是柳淳從來沒享受過的禮遇,欣然到了書房落座。 “本王焦頭爛額,柳長史,你可要替本王分憂啊!”朱棣開門見山。 長史! 柳淳這才想起來,原來他還在燕王府領一份俸祿……一會兒叫車過來,把錢糧拉走,面包渣也是面包,不能因為成了土豪,就隨便浪費! “王爺,圣人將北方三大重鎮都交給王爺,可是莫大的信任,王爺應該高興才是。” 朱棣苦笑了一聲,“事情辦得漂亮,自然臉上有光,可若是出了差錯……不知道有多少想看本王的笑話哩!” 柳淳吸了口氣,真不愧是未來的永樂帝,腦筋夠冷靜的! 不說別人,像晉王,秦王,甚至還有太子手下的那些人,都會把驟然交了好運的朱棣視作敵人。而且經過前一番的波折,朱棣也看清楚了,他在朝廷的根基太淺了,幾乎沒有替他說話的人。 做什么事情,都必須捧著卵子,生怕出了差錯,讓人揪住小辮子。 看朱棣憂心忡忡,柳淳反而笑了起來。 “王爺,其實也沒什么可擔心的,治理大寧和遼東,關口就是一個字……人!只要有人,什么都好辦了!” 朱棣眼皮上翻,無可奈何道:“本王何嘗不知?可遼東和大寧,幾乎都是空的,除了蒙古人就是女真生番!本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想從內地遷居百姓,又勢必惹來言官議論,讓本王如何是好?” “王爺,要我說不要把眼睛盯在百姓身上……咱們現在要的是人!只要兩個肩膀,扛著一個腦袋就成!王爺可以上書,請求陛下,將天下的犯人,賤籍,俘虜……總而言之,是沒什么用的害群之馬,全都發配大寧和遼東,至少能得到幾十萬人啊!” 朱棣一聽,臉都綠了,“柳長史,你瘋了!把這些人都弄到遼東和大寧,這兩處豈不是成了人間地獄?再說了,他們能干什么?” “哈哈哈……王爺未免太小瞧人了,大牢里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不用他們建設遼東和大寧,實在是太可惜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