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想錯了!” 柳淳毫不客氣道:“動身吧,我這就去見王爺。” 朱能撓了撓頭,錯了? 哪里錯了? 燕王府的三衛最多能達到五萬七千人,兼領兩處,等于增加了十多萬大軍,手握如此雄厚的兵權,難道不是為了提攜王爺? 朱能覺得他有點理解不了這些聰明人的腦袋。 柳淳原本是不想費吐沫的,可萬一朱能這家伙口無遮攔,惹禍了可就不好了。 “陛下將北方的兵權交給王爺,應該是為了削弱以藍玉等人為首的宿將……畢竟捕魚兒海的勝利太大了,陛下又起了疑心!” 在柳淳的提點之下,藍玉贏得了空前大勝,而且他也學乖了,回去之后,并沒有囂張跋扈,更沒有管老朱要什么太師官職。 相反,藍玉變得謙恭和善,天天躲在家里著書,還把朱標的幾個兒子叫去,教他們兵法武藝。 老朱看在眼里,放了一半的心。 他加封藍玉為梁國公,并且加少保太子太保,負責教導皇孫。在原本的歷史上,藍玉是被封為涼國公的。同音不同字,其中的差別,卻是非常明顯。 當然,以朱元璋的個性,并不會完全放心。 他想提攜朱棣,用宗室的力量,去平衡宿將……至于朱棣會不會做大,老朱根本不在乎……只要他這個當爹的還有一口氣,隨便一道旨意,就能把大寧和遼東封給別的兒子。 朱棣這個四哥,只是替兄弟們暫時看管而已。 一句話,丫鬟抱孩子,人家的! 當然,這是朱元璋的想法,當爹的,總愿意把事情想得更美好一些,尤其是關系到自己的孩子。 老朱對待群臣是嚴苛無情的,但是對兒子們,卻是諄諄教導,哪怕有錯,也是盡量包容,絕對是個好父親。 柳淳幾乎敢確定,朱棣一定會在大寧和遼東,安插自己的親信……在歷史上,寧王就藩很晚,在他就藩之前,朱棣已經多次出征,立了不少戰功。 到了靖難之役,朱棣單人獨騎,跑去大寧一趟,就把朵顏三衛借出來……固然可以當成傳奇來講,但似乎根子早就埋下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