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后期完成-《電影人傳奇》
第(1/3)頁
這個時代,國家對電影管控非常嚴格,電影從劇本立項到最后上映,會經過多輪審查。在拍攝的時候,拍出來的樣片會由電影廠。電影的對白雙片完成后,會由電影廠以及省市電影局進行雙片審查。在混錄效果完成后,又必須通過省市宣傳部的審查。只有在這些審查通過后,才能將電影送到文化部電影局進行終極審查。
7月5號,魔影廠領導、藝管會、廠技委,以及創作室、技辦及有關部門負責人、《鋤奸》主創人員在廠里的標準放映廳進行雙片審查。由于《鋤奸》采取的是同期錄音,對白雙片跟樣片沒有太大的區別,輕松通過了魔影廠的審查。
接下來,魔影廠聯系魔都電影局,邀請電影局領導進行雙片審查。電影局領導看完《鋤奸》的對白雙片后,都是贊不絕口,認為這是一部極具新意,具有開創性意義的電影。當然,也有領導提出電影鏡頭太抖,看得人頭暈,還有人認為電影有點過于血腥了。不過電影局并沒有要求劇組對電影進行修改,也沒有要求刪減。
對白雙片順利通過審查后,《鋤奸》開始制作片頭,開始混錄音效和音樂。
電影是視聽藝術,如果沒有聲音,電影的魅力會減少一大半。小到窸窸窣窣的腳步聲與煎炒烹炸的做飯聲,大到烘托情緒的配樂和主題曲,這些習以為常,以至于被忽略的聲音,實際上是構成電影豐富內涵的一大重要因素。這也是為什么同樣一部電影,用電視看與在影院看,感覺上天壤之別的原因所在。
《鋤奸》在聲音上下足了功夫,電影里的槍聲和爆炸聲,全是真聲實錄。在電影開拍前,錄音團隊專門找來各種民國時期槍械,白朗寧、駁殼槍等等,錄制了一整套槍械的音效。
在電影的配樂上,《鋤奸》邀請的是著名作曲家呂其明。他曾經為包括《鐵道游擊隊》、《紅日》在內的幾十部電影作曲,其中《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誰不說俺家鄉好》等歌曲,觀眾是耳熟能詳。
在這個時代,作曲是作曲家的事,導演是不干涉的;而且國內導演大多不懂音樂,也沒法跟作曲家進行有效溝通。導演王小帥就坦言,由于不太懂音樂,他的影片很少用音樂。相反國外導演在音樂上要強很多,有些導演本身就會作曲,比如大衛-林奇、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許望秋原來略懂皮毛,在穿越后跟川音作曲系一個被打倒的教授偷偷學了幾年。雖然現在他的水平不足以像伊斯特伍德那樣給自己的電影作曲,但跟作曲家交流是沒有問題。
不過正因為懂音樂,而且堅定的認為音樂是電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配樂的問題上,許望秋不知道跟呂其明吵了多少次架,甚至可以說是從頭吵到尾。吵得最厲害的時候,呂其明拍著桌子說,我不寫了,你另找高明。
呂其明從二月下旬開始為《鋤奸》作曲,一直到七月上旬許望秋才點頭通過。不過最終出來的效果非常好,呂其明自己也非常滿意。比如鋤奸小隊大部分戰死后,鏡頭在街道上慢慢掃過,用小號聲來體現革命者犧牲的肅穆,給人的視覺、聽覺帶來極強的沖擊,畫面與音樂的立體感呈現出來,使觀看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戰爭過后的慘烈場面。
混錄雙片完成后,魔影廠在第一時間邀請了市委宣傳部的領導進行審查。沒想到魔影廠很多人不知道從哪里得到了風聲,說《鋤奸》這部戲肯定會火,紛紛擁進高級標放間,想一睹為快。高級標放間本來是為領導審片準備的,里全部是單人沙發,座位并不多,但廠里的人也不管,直接就坐在地毯上看。
《鋤奸》是典型的商業電影,以省委領導在開會時被敵人逮捕作為開場。緊接著,敵人對他們下達了就地槍決的命令。為了營救他們,鋤奸小隊全員登場,準備武裝解救。現場所有人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被拉到了故事中,心情隨著故事的變化而上下起伏。
很多人都感覺到了《鋤奸》的出色和新穎,都意識到這是一部跟以前國產片完全不同的電影。不過他們顯然還是小看這部電影了,等到戰斗真正打響的時候,他們全被震傻了,還從來沒見過這樣的電影,沒想到電影竟然可以這么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东县|
镇原县|
镇宁|
胶州市|
山丹县|
太和县|
香格里拉县|
炉霍县|
客服|
原阳县|
石林|
古交市|
延津县|
柘城县|
兴隆县|
怀安县|
曲阳县|
综艺|
河曲县|
海淀区|
腾冲县|
周至县|
高雄市|
红原县|
郯城县|
农安县|
门源|
柏乡县|
谢通门县|
寿宁县|
台北市|
即墨市|
石林|
攀枝花市|
鸡东县|
凌云县|
怀安县|
遵义县|
冀州市|
金门县|
贵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