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萬家網整合完畢之后,上線的時候,主推一些小品牌,幫他們打開市場,建立典型。 只要東西好,線上賣不出去,我們線下采購! 我們線下年銷售上千億,甚至往兩千億邁進,我李東給他們機會! 只要你干的好,只要你的東西價值在那,我李東就可以幫你實現夢想。 只有這樣的良性循環,才能讓創業者,重新升起信心,才能讓消費者,重拾對中小國有品牌的希望。 我們做C2C平臺的目的真就為了擠兌淘寶? 我們不做C2C,做我們的B2C照樣能賺大錢! 我為什么堅持要做? 為什么不計成本的去做? 對,產業補充是不錯,擴大影響力也沒錯。 可關鍵還是在于,將遠方的定位拉高一個層次,抬高一個檔次! 我們是中小企業的扶持者,我們是華夏中小品牌的推動者。 阿里的B2B其實就在做這個,他們的淘寶也許一開始的目的也是這個,可現在已經變味了。 第三方平臺,不是單純的為了給商戶和消費者提供便利,也不是單純的為了賺錢賺流量。 我們有更大的追求! B2B業務我們做不了,目前也沒精力去做,當然,B2B目前主要針對國外市場。 我們也可以和阿里一樣,我們做國內,C2C就是為了將中小品牌在國內打開市場。 而國外,我們可以合作的。 到了巔峰期,到了國內不能滿足我們的時候,和阿里合作又如何? 一個主打國內,一個主打國外,這才是成就! 馬昀的初衷是什么,我現在不想知道,我只知道,他的淘寶變味了,不再是為了推廣和扶持,也不再說為了便利和物美價廉,淘寶現在的目的就是錢! 我李東也想要錢,可我只賺我該賺的錢,我不想若干年后,我成了世界首富,還要背負著各種各樣的罵名。 說這么多,你們該明白我的意思。 萬家網,針對的不僅僅是消費者,還有商戶,還有遠方這個牌子!” 李東說完,譚海英沉寂半晌,忽然鼓掌道:“李總,說的真好。 真的,我沒想到您是為了這些。 當初在易趣的時候,我們也曾經想過這樣的念頭,可每次升起這樣的念頭,我們都會恐懼。 這是一個期限漫長的任務和目標,這其中會投資很大,可能會一直無法盈利,甚至讓投資者失望離開。 也許,如今在國內,也只有李總您能做到了。” 因為遠方是李東的! 因為李東目前已經有了資本! 如果他一窮二白的時候,說這些話,譚海英不是佩服,而是覺得他虛偽。 扶持國內的中小自有品牌產業? 這個話,很多人都在說,包括馬昀! 可是他們做不到! 馬昀的B2B倒是為國內的中小品牌在國外打開了一定的市場,可在國內,中小自有品牌依舊尷尬,往往就是劣質品的代名詞。 想轉變這種印象,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說說就行,那需要實打實的投資和扶持才行。 李東想做到以C2C平臺,為中小自有品牌正名,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太大。 這是直接針對消費者的平臺,眾口難調,加上商戶眾多,最終燒進去百億都不稀奇。 有誰舍得投資這么多的? 阿里舍得嗎? 不舍得! 阿里的淘寶,總共投資恐怕都沒這么多,別說白白燒出去這么多錢了。 沒人會嫌棄錢多! 就算10年后,也沒人會認為百億是小數目,更別說現在。 當然,真要做成了,那就了不得了。 譚海英一鼓掌,會議室所有人都鼓起掌來。 而李東,則是一掃剛剛的嚴肅,笑呵呵道:“客氣客氣,說說而已,假貨要打擊,中小品牌要扶持,可錢也是要賺的。 賺了更多的錢,我們才能幫助更多的人。 總而言之,遠方先決之下將B2C和C2C區分開,比淘寶那邊要好。 監管再比淘寶嚴厲點,我們不求做到絕對最佳,比淘寶好就行。” 眾人掌聲戛然而止! 譚海英臉色尷尬,半晌才含糊了一句。 來參加會議的袁成道嘆息一聲,習慣了。 每次都這樣,前面是條龍,后面就自己往蟲轉變。 就沖李東前面那些話,傳了出去,絕對會收獲不菲的名聲和贊譽。 可后面這話,再傳出去,恐怕眾人心情都跟坐山車似的,不罵的他狗血噴頭就是好事。 袁成道沒有廢話,直接道:“會議記錄做了吧? 把李總前面的話總結一下,跟媒體分享一下,另外,這也是萬家網以后的努力方向和目標。 至于后面的,我們自己知道就行了。” 眾人連連點頭,李東那番話,放在任何地方都行得通,至于最后的,還是別說出去丟人了。 而李東則是不太在意,我前面是給你們打氣鼓勁,后面才是談實際。 不談實際,你們真傻乎乎地鉆了進去,回頭虧損嚴重算誰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