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我意在變法以強宋,抵抗唐朝和蒙元,其中必然會觸怒眾多權貴,甚至可能因此失敗,被貶官到某個角落。因而,也不在乎多出一個養豚宰輔的名號!” 王安石做事,一向是雷厲風行,說干就干。 今天晚上,葉南原本打算去舅舅那里,但卻被王安石拉著不準走。 他讓個下人去通知方虎,說葉南已經到了汴梁,今晚就住在他家。 他準備和葉南秉燭夜談,徹底搞明白這養豚策》。 晚飯的時候,葉南再一次見識到了王安石那奇怪的用餐方式。 他的大腦無時無刻都在思考著國家大事,或文學方面的事宜,吃飯只是下意識的動作,只吃離自己最近的一盤菜。 而且大儒已經能餐風露飲,幾個月不吃飯都沒問題。 葉南覺得,以大儒的牙口,就算放在他面前的是一盤大骨頭,恐怕也會被王安石咔嚓咔嚓的吃下去,事后還不知道自己吃的是啥。 晚飯時,王雱沒有出來吃飯。吳氏到他的房間,卻發現他睡在床上,并未把他叫醒。 晚飯后,王安石迫不及待的再次將葉南拉到他的書房。兩人討論養豚策。 半夜,在了解其中奧妙后,葉南磨墨,王安石執筆,寫了一篇養豚賦》,才氣長三尺六寸,賦成鳴州。 這才氣足以說明這篇賦的實用性和重要性。王安石心情大好,對葉南玩笑道。 “若是有朝一日,大宋百姓紛紛養豬,這篇養豚賦》能提升為鎮國也未可知。這也算是養豚鎮國了!” 第二日一早,葉南去了叔叔家。而王安石拿著養豚賦,入宮見了宋神宗。 說實話,看著養豚賦》這名字,宋神宗差點以為,自己面前的王安石被人掉包了。 但王安石一揮手,看著文上三尺六寸的才氣,宋神宗又覺得,自己是不是沒睡醒? 寫養豚的賦也能文氣鳴州?這讓那些自以為高人一等,卻從未出過鳴州詩文的“讀書人”情何以堪?。?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