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玄幽之上合道緣-《萬法無咎》
第(2/3)頁
原來此處竟是一座石山腳下。這石山高不過二三百丈,在林中時,視野為高木所蔽,竟絲毫察覺不得。山雖不甚高,倒卻極險峻陡峭,且連綿東西,一望無際,不知有多少里,構作一道狹長山脈。
數百個圓頂大寨環山連結,周遭處處彰顯出人力耕耘的痕跡。倚山開塘,塘邊植樹。溪木連云,樹下數十童子圍繞嬉戲,宛然避世佳處。
寨子背后的半山腰,百丈高的巖壁中,左右每隔三四十丈均被鑿出中空凹陷的巖洞,洞口數丈寬闊,外圍磊砌了半人多高的石墻,自下仰視,深淺不能測度。相鄰的巖洞之間,木板和纜繩保護著深約三四尺的棧道,以此互相連通。遠處觀之,倒似是山壁圍上一條鑲滿寶珠的腰帶。
每間洞穴中站立五六個健壯男兒手持短戈,背負長弓,昂揚而立,顧盼四周。身邊更有如弩箭一般的機械,長約丈許,橫搭其上的箭枝足有兒臂粗細,煞是駭人耳目。站立在他們的高度和視角望去,視線足以越過這十余里沿山密林,遙接廣袤草原。
兩側數十個寨子正中空出一條黃土大道,直通山底。山底處亦有一處洞穴,高約丈余,上狹下寬,形貌奇異,倒分辨不出是人工鑿就還是天地造化之功。這洞穴冷風嘯嘯,從中竟隱隱傳出洪濤拍岸之聲。
寨門方開,半山巖壁中旌旗舞動,有人高呼道:“十七寨歸——。”頓時一陣騷然,有十來人連忙從寨中迎接了出來。尤其那原在玩耍的數十童子中,有數人跑的比誰都快,奔向歸來的隊伍,顯是外出田獵的眾人中有自己的父兄親眷。
其中有一個身形壯實,眼神靈動,皮膚白皙的小男孩,更是直奔眾人的首領、領頭的壯年漢子而去。
不少人下馬之后,都是與這小男孩微笑著一一招呼。
只是這大漢卻只朝這孩子略一點頭,并不與他多羅唣,便吩咐眾人卸下貨物。
不一會兒,一個貌似六七十歲、鬢發斑白的老者,帶著四五個手持沙盤算子和大把竹簽牌符的年輕人,以及十幾個筋肉交錯的青衣健兒,自右側最近的一座寨子中迎了過來。
這老者年紀雖大,但似乎精神很是矍鑠,步履輕快并不亞于身后的年輕人。他走到近前,對著大漢行了一禮,隨即呼喝隨從,將卸下來的獵物一一清點,過了目的均貼上或紫、或黑、或白三色木簽,然后向跪坐于旁、手持沙盤算子的四人小聲低語。
仔細打量,似乎貼上紫色標簽的獵物,均是蒼狼、麋鹿一類的大塊頭;而黑色標簽的卻是二三尺長短的中型獵物,白色標簽的多半是山雉野兔之類的小獸。
所有一切,這大漢神色鄭重,一一過目,任身邊那男孩如何糾纏耍賴,也不多做搭理。不一會兒,這男童似乎頗覺無趣,低頭撥弄自家衣角,悶悶不語。
不過半個時辰,所有馬匹上卸下的獵物均被成清點出來,磊成六座一人高的尖堆,顯然已經料理完畢。
這大漢鄭重的神色這才緩和下來,對著領頭老者笑道:“商老辛苦了。”
那老者連道不敢,同時遞出一塊巴掌大小的淡青色木牌,笑道:“恭喜鐵族長了。大件二十七只,中件一百六十九只,小件五百七十四只。合計一千三百五十一算。歷年來南北寨比試,贏家多數不過千算出頭,罕有超過一千二百算的。鐵族長這次當是勝券在握了。”
這大漢瞥了一眼手中牌符,反手于袖中抽出一把冷光閃閃的短刀,就近往一只捆住的活兔脖頸上輕輕一劃。那兔子一陣抽搐,頓時血流如注。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口县|
闵行区|
布拖县|
仪陇县|
吉木乃县|
三台县|
庆元县|
承德县|
乌兰县|
古田县|
宽城|
新闻|
石城县|
余庆县|
鄂尔多斯市|
裕民县|
松江区|
平湖市|
安仁县|
中西区|
丰顺县|
江川县|
武胜县|
陕西省|
手机|
宜州市|
梁山县|
卢湾区|
安溪县|
招远市|
南召县|
临沭县|
蚌埠市|
玉树县|
墨脱县|
河津市|
永济市|
屯昌县|
鸡泽县|
卓尼县|
临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