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薛旺的惰性氣體之手與往日一樣精確。 無論是多么復雜的部件,在他的操作之下都會很快完成。 不過,想要“捏出”相應的部件,也要有原始的圖紙才行。 也就是箭客是一家私營公司,不會涉及國家秘密,才能夠將全套的圖紙交給第三方。 因為航天行業(yè)的特殊性,無論有多少錢都不算多,因此箭客與國家航天部門一樣,都還是缺錢。 也正是因為如此,汪紅旗才能夠接到這個項目。 在他許諾了提供的數據如果驗證不正確,就不收錢的言語攻勢下,最終才拿到了這一單變現的生意。 不過,被派遣而來的人員,當得知這座小城市里,并沒有超算中心的時候。雖然沒有反對這一次的行程,但是卻把這一次的出行,當做是了一次旅游。 航天行業(yè),對于算力的需求是沒有極限的。 或許,在電腦還用真空管的時候,人類就能夠將火箭送往太空。但是,對于一次發(fā)射就代表著巨大消耗的火箭發(fā)射來說,做再多的計算,也總比火箭發(fā)射失敗的損失要小。 不過,當他看到屏幕里的“模型”身上天空的時候,他還是驚訝的張大了嘴巴。 因為…… 畫面太過于真實,讓他都有些在想,自己來的這間實驗室,是不是把所有的資源,都堆在了畫面表現上。 要知道,真正的超算哪怕有畫面顯示,也是各種顏色的抽象曲線,而不是現在這幅比電子游戲CG還有精美的畫面。 然而,更讓他驚訝的還沒有結束,發(fā)射升空奔騰氣浪的火箭,旁邊居然顯示除了各種參數。 他想要看的曲線,出現在了畫面上。 而上面的數據,與另外一個超算中心算出來的差距不大。 只是…… 細節(jié)之處更加講究。 “能調整一下風速么?”這位研究員問道。盡管發(fā)射火箭要挑選一個氣候溫和的時間,但是天氣預報依舊僅僅是預報而已,準確率再高也沒有達到百分之百。 而地球的大氣系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總是會有意外情況發(fā)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