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公室來客-《地仙大道》
第(1/3)頁
從無到有,創造一門道法,并不輕松。
蘇素有著前世閱歷,和導師傳法,高屋建瓴,草創而出的法門,仍有許多疏漏。
立意上,并無出奇之處,無非是開發人身潛力,招攝天地靈機,以為我所用,不出精氣神煉化之道。
具體行功修持之術,卻差距很大,需要緩緩摸索。
“感氣、搬運、胎息、外景,目前止于這四境。”
“蒼梧界道脈綿延日久,自入門開始,分為道士、煉師、法師、天師、真人、真仙、真君、道君。”
“入門三載,熟悉經典,初步感氣而修法,便授道士之稱,與我感氣與搬運兩階段相差不離。”
“煉師,內煉小成,初成火候,行法靈驗,能于鄉縣之中主持法壇,一般需要八到十年修持苦功·······蒼梧界道人修法至此,也有胎息、泰定之說,約莫等同于胎息之境,只是稱呼不同。”
“煉師之后,其功侯日深,而法力高強,便是法師,多為三十載以上修持,且謹守戒律、心性堅定者········這里便分化出差別來。”
“蒼梧界之道脈,法門雖眾,卻不出元嬰赤子、煉就不死元神···········內煉至此,元氣凝結,于三田之中一處結成圣胎,初始不過黍米大小,久久沐浴元氣,十年二十年后功成如赤子嬰兒,能脫殼而出,謂之元嬰,胎完氣足,則稱天師。”
“元嬰成就,逐漸長成,如生人大小,鍛煉有時,能夜游十里,便是陰神,到此可稱得道之人,名為真人。”
“陰神既就,卻經不得風霜雨雪,更別提劫數打磨,此后各家各有煉法,大抵不過是堅固神體、正本清源,煉就陽神,便是陽神真人。陽神大成,也稱大真人。”
“真人之后,各家成就真仙之法不一,大體上是煉就不死元神,脫去凡軀,純以元神之軀化作仙軀,其中成就之法有差,就此形成道脈。”
“煉精化氣,大同小異,煉氣化神,分出差異·······蒼梧界是凝練元氣,匯合自家精氣神,結成丹砂,再正水源清濁,久久養就元胎,孕育嬰兒,嬰兒長大為元神,元神再由陰返陽,最終元神大成,度過重重劫數,證得不死元神,這元神由炁而造,合乎道理,散而為氣,聚則成形,便是仙軀。”
“而我這里的路數,卻大不相同。”
“一腔丹氣,不結丹砂,不結仙胎,不走凝練元神的道路,而是走內外相合,內景返照,顯化外景的路數。”
“原本可以用于凝練丹砂,孕育元嬰的丹氣,被用于承載心內之景,顯化在外了。”
蘇素心意一動,頓時濤濤水浪環繞在身。
水流汩汩流淌,在木屋內穿行,在空中飛舞變化,如同真實的水流一般。
伸手去撈,也有冰涼的手感,卻不曾沾濕手心手背。
意念所過,水流靈活如意。
蘇素一個心念御使,就化作道道鋒利的水茅、水刀,打在墻壁上。
“呲呲呲呲”,頓時射出幾個手指粗細的空洞。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源县|
陇西县|
平舆县|
靖安县|
阜城县|
临沭县|
襄城县|
梁平县|
蒙自县|
磐石市|
宁远县|
澄城县|
盐山县|
扎赉特旗|
周宁县|
梧州市|
遵化市|
易门县|
宁陵县|
城市|
罗平县|
阜城县|
孙吴县|
水富县|
八宿县|
敖汉旗|
安庆市|
沅江市|
同心县|
彭泽县|
德保县|
满城县|
阜新|
崇州市|
九江市|
满洲里市|
遵化市|
吴旗县|
贵定县|
东乌珠穆沁旗|
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