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與此同時,就在葉英帶人在有喬氏這里為漢部落大肆搜羅人口的時候,南方的各項工程建設也在快速進行當中。 隨著鐵路筑路隊一分為二,又各自補充了一千轉業的士兵,還有大量工程車輛和機械的列裝,鐵路鋪設的效率相比以前可謂是翻倍的提升。 再加上有北方工業源源不斷的造血和輸血,大量的設備和建筑材料一船一船的運到南方,極大的支援了南方的建設,也讓南方目前在建的幾條線路,通車里程飆升。 僅僅兩個月的時間,背靠著瀏陽河跟承啟線鐵路的啟泰線鐵路,第一路段的227公里,就率先竣工了。 從啟安郡通往泰鋼郡的這條鐵路,當初被工程隊分為了四段,其中最長的一段,也是最好修的,就是第一段,因為這是一段平原地形,既不用架橋,也不用挖隧道,只需要用挖掘機平整地面,用裝載機墊高地基,再用壓路機來回碾上幾遍,就可以直接擺上枕木,往上面釘鋼軌了,這一段路好修的很。 第二段雖然是整個啟泰線鐵路工程里最難的一段,但是因為有了源源不斷的后方支援,也得以讓工程快速進行。 因為后方送來了更多的鑿巖機,因此工程隊這才可以日夜不停的開鑿隧道,反正就算白天,他們在隧道山洞里,看著也和晚上差不多。 后方的炸藥和導火索也送來了不少,都是幾十噸幾十噸的往這里送,有了這用不完的高質量炸藥,隧道的開鑿難度可比以前好多了。 現在整個工程隊在鑿巖機和炸藥的雙重加持下,每天的鑿進距離都可以達到十幾米的樣子,先用鑿巖機摳縫,再打孔爆破,最后裝載機和拖拉機進場,把碎石全部運走,然后繼續重復之前的操作。 至于那些坑坑洼洼的隧道石壁,那就是后面的另一組人來做了。 他們弄了臺挖掘機,把上面的鏟斗換成了籃子,籃子里坐個人,就可以拿著手持風鎬在隧道的石壁上打孔,打孔是為了往里面砸膨脹螺栓,雖然漢部落現在還沒有專用的膨脹螺栓,但卻可以用木頭和鋼筋來代替。 把整個隧道的石壁釘上釘子后,就可以把提前扎好的鋼筋籠用鐵絲綁在上面,然后再從下面裝上木頭支撐的模板,就可以往里面填充混凝土了。 等這一層鋼筋混凝土干了之后,不管原來的石壁有多么坑坑洼洼,最后都會變得十分平整。 尤其是這個澆注混凝土的過程,更是歷盡艱辛,以前漢部落有水泵,有氣泵,有油泵,唯獨沒有可以吸噴混凝土的泵。 為了解決這個隧道墻壁澆筑難的問題,羅沖還特意讓人研發了一種新型的混凝土泵,它和原來的各種柱塞泵還有氣泵不一樣,這個混凝土泵擁有更大的空腔,用來容納全是碎石砂子水泥的粗糙混凝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