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甘相公處境也難-《大宋猛虎》
第(1/3)頁
契丹降了,在大軍圍城,困守一處的情況下,城池開了。
但是情況卻也并不那么順利,滿城之人,哭哭啼啼者無數,更有不少人甚至不相信契丹會投降,依舊拿起兵器上前拼死抵抗。
甘奇并未入城,大概也是猜到城內還會有一番亂事。對于這些亂事,其實甘奇心中是敬佩的,也覺得有些悲壯。
只可惜后世沒有人再去傳頌契丹遼人的悲壯了。
如此,甘奇也不免想給契丹遼國好好修一套不偏不倚的史書,這套史書的重點就在不偏不倚。
契丹大遼,生得傳奇,死得悲壯,從山林而來,占據東北,威壓草原,南服中原,大宋歷史上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遼國歷史上也就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
越是正視大遼這個對手,便越是凸顯出滅亡遼國的難度之巨,也凸顯出甘奇功績之大。
作為失敗的一方,越是受到禮遇重視,有時候便也越是能讓人少些怨恨,多些心服口服。
遷徙幾百萬人口,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至少要經過數年時間,其中也要配合各地工程需求,一步一步才能達成。
狄詠會常駐臨潢府與遼陽府,一方面保持重兵之勢,二方面是要繼續在這里威壓草原,草原是中原王朝永遠的敵人,甘奇想要有一個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徹底把東亞這篇區域歸成一國,這事情也要徐徐圖之。
對于草原,戰爭是不可避免的,先打服草原各部,建立大宋在草原的權威,其次是分化各部,比如給各部劃定草場區域,然后再來建立更為深入基層的行政管理模式。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控制草原人口,這很重要。只要人口一直在這片二三百萬平方公里的草原承受之內,草原其實就亂不起來,一旦人口暴漲超出了草原承受的范圍,那必然就會亂。
如何合理的控制草原人口,這是個問題。歷史上清朝是解決了這個問題的,那就是引入藏傳喇嘛教,讓整個草原都信教,然后規定每家每戶的男丁只能留一個,其余都要到寺廟里去當喇嘛。
滿清此舉,一度把整個草原人口控制到不足五十萬人,不可謂不狠毒,也讓草原再也成為不了邊患,千年北方游牧徹底平定。直到二戰之后幾十年,草原人口才開始恢復過來。
這個辦法要不要效仿之,甘奇也還在猶豫之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昌县|
通河县|
高阳县|
霍林郭勒市|
增城市|
三门县|
那坡县|
汕尾市|
菏泽市|
海伦市|
谷城县|
册亨县|
武威市|
五指山市|
旅游|
蓬安县|
南和县|
岗巴县|
琼中|
文昌市|
平舆县|
凤山市|
惠州市|
衡山县|
禄劝|
天镇县|
绵竹市|
澜沧|
泗阳县|
涡阳县|
平邑县|
泊头市|
南丹县|
长兴县|
会昌县|
扎兰屯市|
广水市|
长子县|
永宁县|
炉霍县|
溧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