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百七十二章 此章內(nèi)容很多,取不出章節(jié)名(一萬多字,超巨大章節(jié))-《大宋猛虎》


    第(1/3)頁

    門樓高家店,就是行動總指揮甘奇第一次抓人的那家店。

    白白凈凈的書生十四五歲,頜下連胡茬都沒有,拿著一份報紙,這書生便上了樓,一碗煮茶,也不要其他,左右看得幾番,還有些害羞。

    卻是那頭前坐著的說書老頭打量了書生一會,起身往這邊來迎,躬身一禮,口中還問道:“這位公子可是來讀報的?”

    書生點了點頭:“嗯,甘夫子吩咐的,我來這高家店,同窗們?nèi)チ藙e處。”

    老頭躬身一請:“公子這邊落座,頭前來。”

    書生怯生生往前,按照說書老頭的指引,坐在了說書的那個位置。

    “公子且讀。”說書老頭倒也不為難,這讀報的事情,看似是搶生意一般,其實不然,是在聚人氣。

    老頭還把身子湊到窗戶那邊,對著街道大喊:“讀報了,讀報了,趕緊趕緊的,錯過了精彩可就沒人再回頭讀了。”

    老頭大嗓門,走過路過的,附近居住的,皆是抬頭看。

    婦人剛把馬桶里的東西倒在收夜香的大木桶里,便立馬回頭,馬桶也不洗了,倒是洗了個手,匆匆就往高家店而來。

    半大的小子,十歲出頭,大早就隔壁鄰里邀約一番,三五成群的,也往樓里奔來,年紀大一點的那個,一屁股就坐在說書案前的地上,還左右招人,示意同伴都來坐,算是給發(fā)小弟兄們搶了個好地方。

    早間無事的漢子,就要拿捏一下身份了,進門而來,龍行虎步,到得二樓便是一聲喊:“茶博士呢?給爺安排一個好座,稍后崔二哥也要到,怠慢了崔二哥,把你們家門都給拆了。”

    倒也不知這崔二哥是什么身份,是不是真敢拆這高家店的門。

    樓里鬧哄哄一團,婦人也是三五一桌的,若是相熟的多了,便擠上一擠,四五個人坐一條板凳,也樂呵呵,瓜子磕在口中,就等讀報了。

    隔壁桌的漢子還出言調(diào)笑:“你們這些個老娘們,也不怕把條凳給坐榻了。”

    便也有那兇悍婦人回擊一語:“老娘這是腰肢細,你們家那老黃臉可有這般細腰肢?”

    “我看你是屁股小,哈哈……”漢子倒也能自己找樂子。

    “呸,教你出門掉溝里去。”這是詛咒,婦人與渾漢拌嘴,哪里能贏的?

    差不多了,說書老頭把那醒木一拍,口中說道:“禁聲禁聲了啊,這位可是道堅書院來的公子,來日的進士及第,可不要怠慢了,不說話了。”

    這一語倒是很見效,滿場鴉雀無聲,滿滿當當上百雙眼睛盯著那十四五歲的書生去看。

    書生強忍著緊張與羞澀,開口了:“這頭一篇,乃是說稅收的,題目是《農(nóng)戶疾苦,饑而為國,商戶暴利,卻聚眾抗稅》,聽小生娓娓道來;自古良民百姓,以田地為生,察天時,分四季,日出而作,乃至日落而息,經(jīng)年累月,莫有一刻得閑,收成幾何?細細算來……”

    這小書生,通俗易懂的話語,便就這么讀過去,但凡有一些稍稍不好理解的,他還會停下來解釋一番,好在甘奇寫的報文,通俗易懂,這也仰仗歐陽修的文風改革,否則一篇文章寫成這么白,必然會引起那些才華滿腹之輩恥笑。

    文風之白,歷史上有兩次大轉(zhuǎn)變,一次便是宋朝歐陽修主持的,其實也是從唐就慢慢在轉(zhuǎn)變了,只是到得歐陽修這里,直接就來了一個帶有政治色彩的改革。

    翻看古文,其實也能發(fā)現(xiàn)古文與古文也是有區(qū)別的,比如司馬遷的《史記》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對比,就會發(fā)現(xiàn)看《資治通鑒》,即便沒有多少古文功底,只要讀了初高中,也能看得個八九不離十。而看《史記》時候,就算有古文功底,也少不了一本字典,否則許多細節(jié)完全弄不懂。

    還有一次文風大轉(zhuǎn)變就是民國時期了,那就開始真正白話了,中國人幾千年的書寫中,從來沒有過“的、地、得”這種字眼,甚至絕大部分中國的方言里,其實也是沒有“的、地、得”這種發(fā)音的,這種詞匯,各地有各地的語言。但是民國之后,從此全國人民“的、地、得”了,書寫也是如此。

    小書生讀完第一篇文章之后,抬頭看了看眾人,他有些心虛,因為他知道這些人其實都等著他讀那《梅花烙》,但是,這接下來一篇,還是說商稅的,甚至接下來好幾篇,都是商稅之事,他怕這些聽眾不樂意聽,聽煩了。

    不過場面有些讓他意外,因為只待他停得片刻,剛才還鴉雀無聲的場面,忽然嗡嗡大作。

    細細聽來,有漢子開口大罵:“他娘的,老子在這汴梁城給人當牛做馬,好不容易積攢下幾畝田地,朝天的稅賦,老子可是一斤糧都不差。這些商戶,賺得盆滿缽滿,卻還不繳稅,豈有此理,便叫官家把他們都抓起來坐牢,充軍!”

    婦人便也開口罵:“這些大商戶真是有權有勢啊,連官府衙門都不怕,還敢派人去圍,我便出城去一趟,叫我爹以后也不繳稅了,辛辛苦苦起早貪黑收得幾斤糧,憑什么繳稅?那商戶賺得那么多都不繳稅,我們也不繳了。”

    地板上坐著的半大小子左邊看了看,右邊看了看,開口說道:“依法納稅,為國為民,誰不繳稅,誰就是叛徒,漢奸,遼人的走狗,黨項人的兒子!”

    這小子明事理!

    頭前小書生見得這般,心情也松了不少,開口問道:“下一篇是《商者,低買高賣,哄抬物價,棟梁之蛀蟲,奸猾之輩也》,讀嗎?”

    “讀,這報紙是個好東西,把什么事情都說得清清楚楚,接著讀。”

    “小公子,快快讀來聽聽,罵那些大商戶的,一定要聽聽,聽了也解氣。”

    小書生喝了一口茶,開始來讀:“糧乃國本,更是民生,天下百姓生活難易,與糧食息息相關。為何汴梁糧價,一直居高不下……糧多而屯,糧少而賣,到得冬天,一石糧的價格高出城外幾百錢之多,何也…………奸猾之輩,國之蛀蟲也,如百姓身上跗骨之蛆,吸食血肉而肥,卻連為國為民之賦稅也要聚眾反抗,平時商戶聚在一處,合謀以搜刮百姓之利,而今卻又聚在一處,合謀侵占朝廷之利。百姓之利,朝廷之利,皆與占去。喪盡天良、天打雷劈亦不冤枉……”

    “罵得好,就該這么罵,罵他個祖宗十八代,這些狗賊,唯利是圖,死后下了地獄,永世不得超生。”這是婦人的嘴。

    “此文當讓官家看看,官家向來圣明,知道此事,必然雷霆萬鈞,讓這些商戶吃不了兜著走。”這是男人的嘴。

    “這些商戶,就是遼人的狗,就是黨項人的兒子!”這是半大的小子在罵。

    小書生聽著滿場一片罵聲,莫名其妙還有些熱血沸騰,便是一語高喊:“還有下一篇,題目是《為何農(nóng)戶為國繳稅心甘情愿?為何商戶為國繳稅百般反抗?》,還要不要讀?”

    “讀,小公子快快讀!阿娘給你打賞錢。”這婦人興許是看小書生長得白嫩,還要給人打賞。

    小書生滿臉通紅:“上前給這位老丈就是,小生不敢收的。小生這就讀……唯利是圖,自古言商,家財萬貫,永遠不足……農(nóng)戶,愛國愛民者也,商戶,自私自利者也……”

    讀完這一篇,小書生這回也不停了,直接說道:“還有一篇,小生接著讀,《偷稅漏稅之商戶,乃叛國之犬也》……”

    這一篇再讀完,地板上坐著的半大小子一躍而起,左右呼喊:“給我拿把刀來,我要殺了他們,還真就當了遼人的狗,還真就成了黨項人的兒子了,我大宋豈能容得這般叛國之賊?”

    左右?guī)讉€小伙子,也跟著站了起來,一人開口說道:“茂哥兒,我跟你去,我家里有刀,我爹的差刀,老長的一柄刀,定能殺人。”

    “走,到你家拿刀去,今日我非殺了這些狗賊不可。”邊說著,半大的小子一邊擼袖子,一邊往人群想擠出去。

    只是才剛擠得幾步,便被一人身后攔著了,那人開口說道:“茂哥兒,往哪兒去殺人啊?殺誰啊?是殺一個呢?還是滿汴梁城全殺了?”

    “崔二爺,你別攔我,我逮著誰就殺誰?”

    崔二爺大概是這邊街面上的頭面人物,這里的小子,大多也是他看著長大的,自然不能讓這些小子去做渾事,便又道:“且聽下去,還有呢,怒是可以怒,但也得有個主不是?我就聽說那任店的大掌柜繳稅可是很爽快的,你別到時候錯殺了好人。”

    半大小子剛才是頭腦一熱,小年輕,很容易被這種上升的正義感沖昏了頭,此時崔二爺一說完,他倒是有些懵了,回頭看了看那讀報的小書生。

    小書生倒是愣住了,他哪里見過這般要打要殺的場面?此時見得半大小子看向了自己,連忙說道:“還有還有,商稅監(jiān)衙門最新出爐,不誠信商戶黑名單。記錄的都是那些抗稅的商戶,你快快坐下來,接著聽。”

    半大小子偃旗息鼓了,倒也不失臉面,開口一語:“我聽得這個什么黑名單,我就殺!”

    崔二爺笑了笑,揮了揮手:“二爺陪你去。”

    “好,崔二爺可是條漢子,說到做到。”半大小子自己在乎著自己的臉面,自己下著自己的臺階,然后轉(zhuǎn)頭又坐在地板上了。

    黑名單不得片刻就讀完了,小書生有些害怕,害怕這半大小子真要去殺人,剛讀完就說道:“梅花烙,今日的梅花烙,我一并讀了。”

    “你讀,梅花烙可不能不聽,你讀完我再去拿刀。”

    小書生心里一松,連忙讀起了梅花烙的故事。

    梅花烙的故事倒是比較長,卻也有讀完的時候,小書生不免心里又有些緊張了,低頭看了看就在面前地板上坐著的那個要殺人的小子,又道:“這里還有一封抵制不良商家的倡議書,要不要一并聽完?”

    “什么書?做什么的?”

    “倡議書,就是讓大家都抵制那些不繳稅的不良商家,不要去他們的店里花錢,把錢花在繳稅商家的店面里,這就是為國為民,忠肝義膽,報效朝廷,報效官家……”小書生耐心解釋著。

    其實這兩人年紀相仿,都是十四五歲的模樣,只是一個的書生,坐在椅子上讀報,一個大字認不得幾個,已經(jīng)開始幫著家里做些跑腿奔忙的活計了。再過幾年,待得這半大小子長成漢子了,也等得這小子身邊的這些發(fā)小兄弟把身板長起來了,興許他就是這崔二爺?shù)慕影嗳耍矔蔀榻置嫔系念^臉人物。

    “好,這個要聽,所有人都要聽,要說給汴梁城所有的人知曉,不能去那些賣國賊的店面里使錢。”半大小子接了一語。

    “嗯,這是秋蘭先生寫的倡議書,秋蘭先生就是寫梅花烙故事的作者。”小書生似乎專門給那同齡的茂哥兒在解釋。

    半大小子茂哥兒聞言,立馬肅然起敬:“哦,是這個秋蘭先生啊?你快快讀,我便是最喜歡這梅花烙的故事了。”

    小書生終于算是安心了,開始讀著內(nèi)容。

    倡議書讀完,今日這報紙就算徹底讀完了。

    門樓高家店里的人們,自然也就議論而起,有人問旁邊的人:“你可記得那黑名單里都寫了哪些商戶嗎?”

    “差不多記得。”

    “那你得給我再說一遍,我記性不好,怕走錯了門,這回好教他們知曉了,沒良心就沒有好下場。”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阴县| 梅州市| 台中市| 广宁县| 深圳市| 赤水市| 乌什县| 青川县| 兴业县| 巴楚县| 濮阳县| 宁国市| 宕昌县| 江永县| 天镇县| 东方市| 喀喇沁旗| 汾阳市| 栾城县| 惠来县| 桦甸市| 云霄县| 西畴县| 和龙市| 福贡县| 巴彦县| 天峨县| 无为县| 武胜县| 青海省| 佳木斯市| 宁陵县| 应城市| 余庆县| 思茅市| 称多县| 五原县| 滁州市| 巩义市| 咸丰县| 夏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