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爭的奧義-《登基吧,少年》


    第(1/3)頁

    次日,滁州州府城門口。

    霍寶、水進、銀將軍三部同時開拔。

    霍寶這里兩千人,一千童兵,一千馬寨主分撥過來的州兵。

    水進三千人。

    銀將軍兩千人。

    前日從濱江帶回來的一百車炒米,分發下去,做了七千人的行軍糧。

    城里的父老齊來相送,瞧著這情景比八月十六滁州軍主力南下時還熱鬧。

    只因為上次大家開拔的突然,沒有叫士兵提前告知家里。

    這回水進率眾回來,卻是給兵卒們放了一日假。

    朝廷大軍兵困亳州之事不能說,兵卒們知曉的統一說辭,就是黃州、淮安兩地白衫軍立,滁州軍北上祝賀。

    百姓們不知什么大道理,只曉得白衫軍在日子好過,沒有不停的加稅,日子一天天太平。

    可是他們也怕反復。

    都亂起來才好,抱團了,就不怕朝廷亂來。

    至于為什么兩地去了三路人馬?

    那還用說?

    人馬要在亳州過境,怎么能不去探望柳元帥與徒三爺?

    小元帥這一路人馬,肯定是訪親的。

    百姓有了自己的揣度,送別子弟兵時就少了感傷,多了熱鬧。

    水進麾下這三千人馬,多是州府當地人。

    就是霍寶麾下,六月初征上來的三百人,也不少州府子弟。

    百姓歡送,士紳們也來相送。

    沒有辦法,家家都有子弟在軍中。

    如今整個滁州體面人家,誰也不能說自家清白無垢。

    郭老爺有親子在水進麾下,更是客氣周全,叫人抬了十壇酒、十腔腌豬酬軍。

    郭三爺善戰,六、七月隨著水進入都梁山剿匪時脫穎而出,已經是代曲長,掌一曲人馬。

    “三兒,不求你建功立業,只盼你平平安安!”

    “您就放心,跟著水將軍,咱們就沒打過敗仗吧!”

    “三呀,刀槍無眼,爹實在是擔驚受怕,等這次回來,就轉后勤吧,在馬六爺那邊也能出頭。”

    “爹,請恕兒不孝……兒子不想當個廚子……兒現在很快活!是真的快活!”

    郭三爺雙眼放光。

    或許對別人來說,世道艱難,期盼太平。

    可是在他眼中,這樣的亂世,卻是自己最大的機遇。

    郭老爺看著已經脫胎換骨的兒子,閉上了眼睛,不再相勸。

    “……”

    宋二爺也帶了年幼的子侄過來。

    他的長子是童軍參謀生,這次不隨軍,可侄兒宋謙之卻是在出征之列。

    “謙兒,你出去見識見識也好,也該明白你真正的長處是什么,莫要揚短避長!事倍功半!”

    宋二爺看著侄子背著弓箭,露出幾分無奈。

    因兒子成參謀生的緣故,宋二爺也知曉參謀與官兵的不同。

    參謀是類似參軍之類的文職輔官。

    士紳子弟入伍,這何嘗不是個好出路,能發揮所長,還不用直接在前線拼殺。

    侄子是小元帥的伴讀,起步就比別人好,卻主動放棄文職百戶,寧愿在武職小兵開始熬起。

    這不是傻子是什么?

    宋謙之昂首挺胸:“二叔,這個世道,書生無用,各地能庇護百姓的豪杰都是執刀之人!”

    宋二爺無語,拍了拍侄兒肩膀,重重嘆了一口氣。

    ……

    幾千兵馬在地方百姓的依依不舍中開拔。

    雄赳赳、氣昂昂!

    滁州百姓對滁州軍的擁戴,提及霍元帥時的感恩戴德,讓銀將軍疑惑。

    滁州軍的軍勢,更是讓銀將軍不解。

    直到離州府漸遠,他還是想不明白,勒馬尋水進探問:“作甚百姓會如何擁戴滁州軍?愛戴五爺?”

    至于為什么不問旁邊的霍寶?

    讓兒子評價老爹,顯得無禮,得到的答案也容易偏頗。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渠县| 金乡县| 黄龙县| 四平市| 灌南县| 吉木萨尔县| 松滋市| 尚志市| 左权县| 南雄市| 手机| 封丘县| 孟连| 永丰县| 临夏县| 涡阳县| 沁阳市| 双流县| 丰宁| 昌图县| 河南省| 自治县| 兴国县| 资源县| 英德市| 梁河县| 略阳县| 西林县| 万年县| 利川市| 天门市| 肥西县| 榆社县| 新平| 青神县| 郓城县| 裕民县| 汉中市| 浪卡子县| 临高县| 应用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