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周恩他……可惜了。” 趙誠一邊嘆息,繼續(xù)盯著董平觀察。 董平心中一凌,故意岔開喝道,“趙大人,你這種目光什么意思?不信任我董平還是什么?” 好吧,他們雖然是敗軍之將,但戰(zhàn)損至此,殘存下來的他們心理不是一般脆弱,趙誠也就把目光放柔和了些,暫時不想扯犢子了。 董平繼續(xù)分散注意力,猛然指著白沉香那些人,“麻煩趙大人解釋一下,這些人怎么回事?看著就像山賊,原來你和山寨接觸的傳聞是真的,無為軍之敗,敗于官府自己人手里,一定有人通風報信,這個事一定要追查,一定要有人擔負責任!” 趙誠也不急。 事實上在出陣初期就擔心會發(fā)生這類事,趙誠已經(jīng)對此做足了鋪墊和準備,那封用來裝逼的《訣別書》,實際上就是先入為主解決這類問題的。 人和人之間就是嘴炮,誰也說服不了誰。但并不需要真的說服,比粉絲,比誰更會指鹿為馬就行。 趙誠的戰(zhàn)果和作為,配合特定時候的那封訣別書,且把“恩師張紀?”第一時間圈進來。用意就是張紀?會在書院,借助她的特殊身份加以渲染,這類事非常容易形成大民意和大宏愿,進而在政治上把和稀泥的蔡攸捆綁,有民意,有蔡攸支持,蔡攸他老爹是宰相的情況下,就特么誰都抹黑不了這事。 所以,趙誠現(xiàn)在根本不需要和幾個殘兵敗將在這里撕逼。 不過讓趙誠多個心眼的在于:董平這么不顧身份事實,竭撕抵里用話語反擊,這已經(jīng)不像推卸責任,而更像是他急于掩蓋什么,像是有貓膩? 遇事想推卸責任的確誰都會。但其實對董平而言,最好的推卸責任方式不是現(xiàn)在找趙誠的毛病,相反應該是拉攏趙誠進行賄賂,以祈求趙誠于溪山之戰(zhàn)上幫他這個敗軍之將說話,把戰(zhàn)敗責任壓制到最低。 這很正常,趙誠是這個戰(zhàn)場上唯一的文官,而這個年景里,軍事話語權(quán)永遠在文官手里。 事出反常必有妖! 董平第一時間指責趙誠是官府方面的內(nèi)奸,看似是他真的有毛病了。 動著如上心思,趙誠一句話不說,也不離開,漠然看著董平。 這是一種對持。 董平瞇起眼睛,踏進一步指著白沉香,“趙大人為何不言不語,本將問你她們是誰,在這讓官軍吃了虧的戰(zhàn)場里,她們扮演了什么角色,你趙大人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趙誠微微一笑,“將軍息怒,作為敗軍之將,折損了太多兄弟,現(xiàn)在失禮我不怪你。你的責問也屬于正常,本官回答如下:一,本官扮演了什么角色無需對你通報解釋,論不到你過問。二,白沉香是什么你可以過問。那么本官回答你:她是民。” 董平道,“趙大人真會睜著眼睛說瞎話,你倒是說說,哪種民會在戰(zhàn)場出現(xiàn)?還渾身是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