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士林風骨-《我要做門閥》
第(1/3)頁
“數術之道,最重要的就是計算……”
“今日,吾與諸君,要講的就是這算術計取……”
張越坐在樹蔭下,侃侃而談。
周圍兩百余士子,側耳傾聽,不敢遺漏半句。
就連袁常也乖乖的側立一邊,他的隨從食客,紛紛奮筆疾書,迅速記錄。
“遠古的先民,結繩記事……”張越輕聲說著:“繩頭于是成為了第一種計數工具……”
“及至三代,有先王以算籌計數,其法以縱橫相制,逢百而進,訣曰:一縱十橫,百立千僵,千十相望,萬百相當……”
“此法傳續至今,為天下數術家之良器,廣傳于天下……”
“然算籌計數,藝難之更難精,普羅大眾,中人之姿,往往窮盡一生而不能得其皮毛……”
“在下觀之,以為天下而嘆,乃做‘算盤’,以便天下數術之家……”
張越說著舉起了手中的算盤。
眾人自然也早就注意到了他手上的那個方方正正,由木珠、木梁、木框構成的奇怪器物。
他先前每次回答許恢等人的問題時,都會撥動此物的珠子,然后答案出之。
早已經有人猜到了此物與計算息息相關。
只是,沒有人知道,它是怎么運作的?
更加無人知曉,它是如何來計算的?
此刻,聽到張越主動提及,眾人立刻便聚精會神,集中全部注意力,運轉大腦的每一個細胞。
整個世界安靜的只有張越的聲音和偶爾吹動樹枝的風聲。
“算盤者,分作上下兩列……”張越舉起自己手里的那個算盤,介紹了起來:“上梁珠二,下梁珠五,共十一梁,凡七十七珠……”
“其上珠以一當其下珠五……”
“自第一梁開始,既以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萬萬而列……”
張越將算盤擺下來,此刻,在眾人眼中,這個普普通通,平平無奇,簡陋至極的算盤,已經變成一個遠比世間任何寶物還要珍貴的寶貝。
僅僅是張越方才的介紹,就已經讓他們明白了一個事情——一種全新的遠超舊有算籌的計算工具橫空出世了!
得到它!學習它!掌握它!
所有人都在心里狂吼!
寒門士子們更是激動萬分,臉色潮紅。
因為,此物必定將大行于天下!
而第一個得到它,學習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的人,哪怕是頭豬,也能逆襲,也能混的很好。
三公九卿,長安諸署,天下州郡諸侯國……
在未來必定會大量的需求和渴求能夠熟練使用此物進行計算的人才!
而自己等人的未來前途,已然是豁然開朗,再無坎坷!
“此物之用,也甚為簡單……”
張越繼續介紹著,同時冷靜觀察著眾多士子,以尋找其中可造之才。
珠算的使用和口訣,張越是不會藏私的。
他沒有這個時代的那些所謂大家和世家的小家子氣。
會故意遺落和遮掩自己的一些東西。
從而以圖一家一姓之利。
而卻不知,他們的這些做法,造成了一個他們也不會愿意看到的結果——先賢的心血結晶,終于付之東流水。
那些曾經閃耀于歷史長河之中的技術、知識與典籍,最終竟深埋地底,與枯骨同寢,與黃土為伴。
比如說,《孫臏兵法》失傳長達兩千年,最后竟然是在新中國,才從長沙馬王堆里挖出來,讓之重現于世。
但,那個時候,這部兵法還有什么價值呢?
不過是陳列在博物館中,讓后人瞻仰和欣賞罷了。
更可笑的是——因為某些人的私欲,儒家連《論語》《孝經》《詩經》《尚書》,都是殘缺的。
這些典籍,在后世有著大量被標注為‘失傳’的篇章。
想當年孔子立學,有教無類,來者不拒。
但徒子徒孫們卻敝掃自珍,藏著掖著。
生怕被其他人知道了。
知識與技術,倘若不能得到推廣與應用。
發明它們做什么呢?
而且,事實也證明,只有將知識與技術推廣,才能給發明和創造它們的人帶來真正的利益!
若是后世馬云搞了支付寶,卻只是讓自己單獨一人使用……
那他的阿里帝國,如何建設起來?
所以,張越是一定不會藏私的。
至少,珠算的基本功能使用和基礎的計算口訣,他不會藏著掖著。
恰恰相反,他會想盡辦法,殫精竭慮的推廣和宣傳。
讓更多的人學會和使用它們。
使用的人越多,他的名聲越大,名聲越大,地位越高,地位越高,生活更好。
更可澤及子孫,綿綿無期。
但有些東西,他卻暫時只會教授給自己選中的人。
這些東西,就是后世人們所熟知的阿拉伯數字以及一些簡單的數學公式、符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韩城市|
霸州市|
浪卡子县|
昭通市|
新兴县|
平阴县|
平泉县|
平罗县|
隆回县|
肥乡县|
云安县|
措勤县|
广丰县|
克什克腾旗|
玛纳斯县|
三亚市|
新平|
漳州市|
嘉黎县|
齐河县|
读书|
封丘县|
温泉县|
芦溪县|
丽江市|
伊吾县|
察隅县|
土默特左旗|
沙洋县|
资阳市|
且末县|
喀喇沁旗|
高青县|
资溪县|
栾川县|
青浦区|
来安县|
蕲春县|
双鸭山市|
淮阳县|
大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