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氣墊船在一條巨大的冰裂谷之前停下了,狂暴的風卷著雪花沖過冰裂谷,發出妖魔嘶吼般的怪聲。 路明非狠命地踩下油門,氣墊船如一只疲憊的巨獸那樣,發出高亢但無力的吼叫,卻無法升離地面。 “燃料不夠了。”路明非眉頭緊鎖。 越往前走補給點越稀疏,蘇恩曦建造的加油站早就看不到了,靠著金屬地堡中的柴油他們又持續推進了兩天,現在連金屬地堡都找不到了。他們可能是在暴風雪中迷了路,也可能頂風前進消耗了過量的燃油,沒來得及抵達下一個補給點。 氣墊船里的食物倒是還夠消耗幾天的,但沒有燃油他們就只能在鐵殼子里等死。 刮雪器以最高速工作,但幾秒鐘后刮干凈的區域就再度被雪花覆蓋。 布寧透過擋風玻璃看著前方的冰裂谷,同樣是眉頭緊鎖,“我知道有這條冰裂谷,但這條裂谷很長,我們可能偏離了航線,否則我們應該看到下一個補給點了。” 蘇聯時期的氣墊船,當然不會有gps定位裝置,好在羅盤還能用,大概方向是清楚的。 “所以你說的那個補給點應該在裂谷旁邊?”蘇恩曦問。 “是,最后一個補給點,補充了燃油之后再開120公里我們就會到達那個坐標。”布寧說。 “那么我們偏離航線不遠。”零說,“最后一個補給點距離北冰洋海岸線有多遠?” “那個坐標是北冰洋沿岸?”路明非轉過頭,盯著零的眼睛。 零沉默了幾秒鐘,“一個港口,廢棄的港口,你要去的地方應該是那里。” 路明非點了點頭,沒有追問下去。 之前根據坐標搜索的結果,那地方確實很靠近北冰洋,但那是方圓幾百平方公里的龐大區域,當時還不敢說就在北冰洋岸邊。 “我們必須從下一個補給點把燃油拖回來,”路明非說,“想要重啟這個大家伙,我們至少也得100加侖燃油。” “那是300公斤,你要冒著暴風雪去找一個位置不確定的加油站,再拖回300公斤的燃油?”蘇恩曦搖頭,“雖然我們是有一部雪橇,但是我們沒有雪地摩托也沒有畜力。” “靠人力,我、布寧和師兄,三個混血種應該可以頂三匹馬。”路明非說,“附近的地勢平坦,我們跋涉幾十公里應該不是問題,女士們在這里看著氣墊船。油箱里還剩一點殘油,取暖用足夠。” 布寧微微點頭,轉身抓起軍棉大衣披在身上,楚子航也從角落里拎起一雙雪地靴,但雪地靴被零劈手奪走了。 “我跟你們去,老板娘和楚子航留下。” “有道理!看著這小子!免得他半道跑路,留下我們等死!”蘇恩曦說。 這純屬隨口扯淡,這種天氣中,留在氣墊船上才是安全的,雪地跋涉即使對混血種來說也是很危險的。他們所在的區域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區之一,比北極都要冷,曾經測得近零下70度的超低溫,僅次于南極大陸深處的考察站。 路明非遲疑了一下,點點頭,對于零的血統和體魄他并不擔心,至少不弱于他。 三個人都裹上了厚重的軍棉大衣,這是氣墊船上備著的,前蘇聯時期的軍服看起來非常笨重,但非常管用,它們為西伯利亞的大開發而造,不亞于南極科考隊最新式的防寒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