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浩然正氣-《太平客棧》
第(2/3)頁
這一沖當真是非同小可,李玄都的六劫之力頓時潰不成軍。
李玄都立時明白其中根由,卻是自己棋差一招。
先前白繡裳送了李玄都“慈航普度劍典”中的“無字卷”,其中關鍵便是將自己一身氣機轉化為劍氣,使二者可以自如轉化,不可謂不精妙。李道虛是為天下劍道之大成者,如何不懂此類手段?故而在六劫之力入體之后,立刻將自己的一身氣機化作劍氣,潛藏一處,讓李玄都尋覓不到,然后在李玄都進退不定之際,一身劍氣反沖而出,憑借修為高出一籌,又占據自己體內的地利優勢,硬是破去李玄都的六劫之力。
李玄都被李道虛破了“逍遙六虛劫”,攻勢頓緩,李道虛趁此時機反守為攻,一掌拍來,無儔勁氣撲面而至。李玄都翻掌一擋,兩人掌力相交,李道虛陡占上風,李玄都悶哼一聲,只覺得體內氣血翻騰,五臟俱震,只得向后退去。
不過李玄都的心態始終平和,并未心浮氣躁,這倒是出乎李道虛的意料之外。
李道虛可以不在意此戰得失,是因為他年老之后心思逐漸不在人間,這大概是他在人間的最后一戰,勝了固然好,就算輸了,也不至于萬劫不復。可李玄都還很年輕,在人間的路還很長遠,這一戰的勝負直接關系到他的所謀所求,如何能不在意?
既然在意,又如何能心境平和?
李道虛倒是覺得這個弟子有些陌生了。也許是這些年來,自己與這位弟子的確是太過疏遠,能知其心中所想,又不能盡知。
李玄都之所以心境平和,是因為他所圖者甚大,所謀者甚遠,才能不過分在意此一戰之得失,就算此戰敗了,李玄都也不覺得就是滿盤皆輸,正如他自己所說,大勢在我。李道虛縱然是天下第一人,又如何忤逆大勢所趨?一人之力,如何抗拒千萬人的民心所向?
李玄都輕聲道:“天下之人不直大魏朝廷久矣。”
話音未落,李玄都所用的各種功法驟然一收,改為儒門的“正氣歌訣”。
當初寧奇夜見李玄都,便送了他一部上成之法“正氣歌訣”,此法乃是前朝最后一位大丞相所留,與亞圣的“浩然氣”合稱為“浩然正氣”。那位大丞相也是修為通天,可惜死在了金帳眾多高手圍攻之下。
李玄都從來都是博采眾家之長,自然來者不拒,也潛心修煉此法。只是此法初時不見成效,不管李玄都如何修煉,也養不出浩然之氣,李玄都便暫且擱置一旁。直到李玄都來到這象征江山社稷的社稷壇中,才在一朝之間有感而成,可謂是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三年不飛,一飛沖天。
儒釋道三家各有所長。佛門長于神道,許下各種大宏愿,收集香火愿力鑄就佛國金身;道門長于天道,追求天人合一之道,駕馭天下萬物為己用;儒門長于人道,所以注重入世出仕,講究教化萬民,治理天下,儒門之氣運與人道氣運息息相關。人道昌隆,儒門便圣賢輩出,如前朝和本朝氣運鼎盛時,便先后有理學圣人和心學圣人出世,橫壓當世。只是天下大亂時,儒門便青黃不接,正如眼下此時。這也是儒門自心學圣人之后便盛極而衰的緣故,時至今日,只剩下龍老人一個長生之人獨力支撐,大祭酒們也個個須發皆白,垂垂老矣,倒像是儒門懸著的最后一口氣。
李玄都棄自己精通的各種功法不用,改用儒門功法,實在是有些出乎李道虛的意料之外,只是李道虛也一直用“玄微真術”這門上成之法,倒也不曾小覷了李玄都。
改用“正氣歌訣”的李玄都氣態渾然一變。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