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七十二章 商稅-《太平客棧》


    第(1/3)頁

    這碼頭上多是貨船,卻也有幾艘客船。李玄都和秦素等人登上一艘客船,北上而行。

    四海之中,北海因為位置的緣故,天氣寒冷,先天不如東海,也不如南海。可東海、南海之上常有海賊,甚至是宗門的船隊,反倒是這北海的海面上頗為太平,來往船只的數量不遜于東海、南海。

    李玄都對于船是不陌生的,清微宗就是靠著船隊起家的,不過清微宗被稱作仗劍行商,商船上配備火炮,遇到不遵守清微宗規矩的船只,直接擊沉,或是將其貨物全部沒收,就像手持利劍四處行商,可以說是十分形象生動了。反觀遼東這邊,秦清倒是持開放的態度,除了禁絕海盜之外,并沒有太多其他規矩。

    從這一點上來說,秦清的確是有大韜略之人。當年司徒玄策也曾想過改組清微宗,改變這種傳承了數百年的仗劍行商,可結果是司徒玄策身死,而李道虛也不再管理宗門事務,將這些事情都交到了李元嬰的手中,導致清微宗還維持著這種現狀。

    李玄都少年時,滿腔熱血,也曾想過改變清微宗,可那時候只是空有熱血而已,辦法、規劃、想法是半點也無,自然只是一個笑話。等到李玄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和道路之后,他已經不在清微宗了。

    不過李玄都也不在意這些。事情有輕重緩急,無論從哪方面來看,清微宗都屬于“緩”和“輕”的范疇之內,還不到迫切解決的時候。

    在這一路上,李玄都除了陪秦素欣賞海景之外,也與船上的乘客、船老大有過交談,這些乘船北上之人多是客商,于是讓李玄都對遼東的商稅有了個大概了解。

    然后他大概算了筆賬。

    走過江湖的人對于路程長短都有個大概認知,從金陵府到帝京城,最短水路三千五百里,要過十二個鈔關,交費三百五十文左右,平均每里路一文錢。大魏米價最低時,九十文能買一石,平均每斤米賣十文左右。這個價格說貴不貴,說便宜也不算便宜。

    不過鈔關也不是問誰都要錢,有三不收:官員的船不收,宦官的船不收,進士和舉人的船不收。由此衍生出許多逃費的手段,有的在船頭豎起牌子,一面寫“提刑按察司衙門”,另一面寫“承宣布政司衙門”,冒充官船;有的請進士或者舉人坐在船上當護身符,過鈔關的時候,人家要錢,就讓護身符出面對付,冒充官船風險太大,請進士或舉人做護身符卻百試百靈,話本里記載了一個故事,一位秀才同時給兩艘民船護航,得銀五兩,進士和舉人比秀才有身份多了,他們更有資格幫人免交過路費,拿的報酬自然更高。

    通過慕容畫和玄真大長公主,李玄都已經得知了去年朝廷的歲收,總共三千六百萬兩左右。

    其中派剩麥米折銀,絲綿、稅絲、農桑絹折銀,綿布、苧布折銀,府部等衙門祿俸米折銀加起來占了一成左右;馬草折銀占了一成左右;草場草折銀、各馬房倉麥豆草折銀,戶口鹽鈔折銀,共占一成左右;各州府改解銀占兩成左右;各鹽運司并各提舉司余鹽、鹽課、鹽稅等銀占了三成左右。

    接下來便是各大鈔關,加起來也占了一成左右。然后是贓罰銀占了半成,商稅、魚課、富戶、歷日、民壯、弓兵,并屯折、改折、月糧等項銀,約共半成左右,

    總的來說,農稅、鹽稅占了大頭,商稅包括鈔關在內,只占了一成稍多。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大魏在開國初期,商貿被金帳南下破壞嚴重,所以太祖皇帝為了恢復商業,宣布對大部分商業免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