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六十六章 是非-《太平客棧》


    第(1/3)頁

    歐陽文博覽群書,滿腹經綸,自然知道理學圣人的這句話,出自那場大名鼎鼎的“王霸之辯”。

    先前他對于樓心卿所言的“儒門上下也是將清平先生視作半個儒門弟子”,還有不以為然,現在卻是要刮目相看了。不論這位清平先生行事如何,其人的確是有真才實學的。可惜一身所學并非正統儒學,摻雜了太多法家、墨家乃至于佛道兩家的東西,難免似是而非。

    不過歐陽文還是對這位清平先生刮目相看。

    李玄都繼續說道:“理學圣人的老師更甚,曾言道:‘元圣死而道不行,亞圣死而學不傳。道不行,百世無善政;學不傳,千載無真儒。’這兩位打入等同是將千百年來的正統一筆抹殺。以此為分水嶺,儒門之中開始興起理學,直到本朝心學圣人出世,才是心學與理學并存。”

    “心學圣人年輕的時候,其實也算是理學弟子,也懷有‘得君行道’之念,結果卻因為上書彈劾當朝內相,而險些身死。這才有了心學圣人后來的石棺悟道之舉。亞圣有云:‘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心學圣人不能像佛道兩家那般退讓,可‘得君行道’又求之不得,于是心學圣人提出了‘覺民行道’。何謂‘覺民行道’?便是教化百姓,讓百姓知禮,然后通過百姓來‘行道’,可以繞過帝王。”

    歐陽文臉色大變。

    然后就聽李玄都說道:“我曾與齊王深談,齊王也有過類似說法。齊王認為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想要讓人知禮,想要‘覺民’,要先做到倉稟實和衣食足,要讓百姓們吃得飽飯,不必整日辛勞都耗費在謀生一事上,然后才能讀書識字,最終由下而上,改變世道人心。”

    李玄都笑了笑,“這便又繞了回來,如何倉稟實和衣食無憂?還是要著落在朝廷上面,也就是‘得君’。‘覺民行道’也好,‘得君行道’也罷,都繞不開百姓安居樂業,要讓百姓安居樂業,首先便要平定戰亂,使天下太平。不再使世道故步自封,如儒門這般,妄想訂立一個規矩便能管得了后世千萬年,那是癡人說夢了。”

    歐陽文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反駁李玄都,只能說道:“人人如龍,實乃大志向。”

    李玄都淡然道:“天下間有被餓死的龍嗎?在談人人如龍之前,還是先解決餓殍遍野的問題更實際一些。”

    歐陽文點頭道:“清平先生所言極是。”

    其實歐陽文聽懂了,李玄都所說的不外乎就是一個意思,“得君行道”是自上而下,“覺民行道”卻是自下而上。兩者大不相同,而如今的儒門中人雖然多是心學之人,骨子里卻還是“得君行道”的那一套。至于李玄都,他和地師一樣,不完全認可“得君行道”,也不完全認可“覺民行道”,他們反而認為這個世道太過固步自封,需要打破一些規矩,不過這種變革并非“道”的變革,而是“術”的變革,這兩人竟是希望通過以“術”來改變“道”,實在讓人難以理解,若非此二人不是尋常之人,他都要出言譏諷了。

    李玄都道:“駙馬可以把我的這番話轉述給太后,也轉述給龍師傅,看看他們怎么說。”

    歐陽文應道:“是。”

    樓心卿見李玄都不是一口回絕,認為此事大有余地,望向李玄都,希望他能給出一個肯定的答復。

    李玄都說完一番話,便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微微閉上雙目,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樓心卿見李玄都這般神態,知道他正在思考斟酌,便耐著性子坐在那里靜靜地等著。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武县| 平远县| 莱阳市| 克山县| 兴文县| 盘山县| 名山县| 寻甸| 克什克腾旗| 遂宁市| 彭阳县| 沁水县| 吴江市| 孝义市| 张北县| 嫩江县| 仙居县| 南靖县| 绥化市| 元江| 四川省| 邻水| 鹰潭市| 东乌珠穆沁旗| 汤阴县| 铁岭县| 雅江县| 康定县| 鹿邑县| 榆树市| 天峨县| 象山县| 剑河县| 衡水市| 广宁县| 乐东| 湘潭市| 商都县| 嵊州市| 临湘市| 汶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