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但在此時,河上公的宗教地位,次于他的學術地位。 他留下的《道德經(jīng)》注釋本,是當世最權(quán)威的道德經(jīng)注釋本,但凡黃老學者,都必讀他所注釋的道德經(jīng)。 他在黃老派的地位,就和子夏先生之于儒家,就如韓非子之于法家。 是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關鍵人物。 甚至,可以這么說,漢代黃老派政治家的執(zhí)政思想精華,就是脫胎于這位不知名的黃老派先賢的思想。 清靜無為,與民休息等理念,都是這位先生第一個提出來的。 當竇廣國出首,黃老派緊隨其后,發(fā)出了自己的聲音后,整個大殿頓時有些寂靜。 章武侯竇廣國可是代表著太皇太后臉面的。 他的出聲,代表著太皇太后在這個事情上面的態(tài)度。 當朝太皇太后可不是什么易與之輩。 別看人家現(xiàn)在不管政事了,但她想弄死幾個官員,卻還是簡單的很。 沒看到,儒家巨頭轅固生因為得罪了這位,至今被打壓,連博士官都沒混上一個嗎、 所以,一時間,士大夫官僚們有些畏懼。 但很快他們就將這畏懼之心拋之腦后。 因為,這涉及到了他們的根本利益! 倘若讓此法通過,那么以后泥腿子們要是造反了,怎么辦? 數(shù)秒之后,就有人拜道:“陛下,臣以為竇君候、太常等人所言大繆也!” 劉徹看著此人,心里冷笑。 他認得這貨,他是法家的人。 準確的說,是晁錯的心腹,同學,巨鹿郡郡守楊開。 很顯然,看這條法令不順眼的不只有儒家,法家也不爽這條可能導致黃老派復興的法令,更重要的是——法家才不愿意給百姓什么自治權(quán)呢! 在法家眼中,百姓只有服從和聽從他們安排的權(quán)力。 哪里有什么自主權(quán)?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