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秦漢黃金考證-《我要做皇帝》


    第(1/3)頁

    秦漢的金是不是黃金?

      很多人一直有疑問。

      但我查閱了很多資料后,確認無疑,秦漢的金就是黃金!

      根據史記記載:秦兼天下,幣為二等。黃金以溢為名,上幣,于是黃金貨幣便在全國流通。天朝建國以來,在陜西興平念流寨出土秦代金餅1枚,含金量達99%,徑5.1厘米,重量260克,底刻"寅"字;以后又在陜西臨潼武家屯窖藏出土秦漢金餅8枚,其中原編號96的1枚重量253.5克,刻有"益兩半"三字。很顯然,這里的"益"與秦朝"黃金以溢為名"的溢相通。溢與兩,都是秦朝的貨幣計量單位,陜西地區秦國金餅的出土,說明黃金貨幣不僅在楚國通行,而在其他地區也有黃金貨幣在流通。

      而秦代一溢大概是24兩。

      當然,我對秦代并不是很了解,就不多談了。

      回到西漢時期。

      在漢代,黃金以斤為單位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

      根據出土的漢代金餅來看,基本上與秦代金餅在大小重量和含金量沒有差別。例如1974年在陜西西安魚化寨北石橋遺址發現西漢金餅6塊,重量分別為257.65克、258.8克、249.55克、261.9克、246.4克、245.6克,平均每塊253.31克,大致在250克左右上下。又如1971年在河南滎陽古城村遺址出土西漢金餅四塊,重量分別為244.6克、248.3克、248.5克、250克。其他如山西太原東太堡、湖南長沙楊家大山、廣西合浦西漢木槨墓、河北易縣西干坻與滿城賈莊、遼寧新金縣花兒山張店等出土的金餅,重量也大致在250克左右。這與漢代黃金貨幣以斤為計算單位是相一致的。

      而且,漢代的黃金金餅出土遍及全國各地。根據上世紀以來載諸報刊的考古出土資料進行初步統計,漢代的黃金貨幣出土的報導共有26處,遍及14個省市。具體地點是:陜西省:西安、咸陽、興平、臨潼。河南省:洛陽、滎陽、鄭州、扶溝。河北省:滿城、定縣、邯鄲。湖南省:長沙、湘鄉。湖北省:宜昌。北京市:懷柔。廣西省:合浦、貴縣。廣東省:德慶。山西省:太原。遼寧省:大連、新金。安徽省:壽縣。江蘇省:贛榆、銅山。浙江省:杭州。山東省:即墨。由上出土資料說明,漢代黃金貨幣流通范圍已遠遠超出戰國時期單一的領域而遍及全國。

      作為一個法定貨幣,漢朝統治者是承認和認可黃金的地位。

      但跟后世的白銀又不同。

      在漢代黃金是稱量貨幣單位而不是計量貨幣單位。

      所以,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并不是所有記載的一金就真的是黃金一斤。

      事實上,老祖宗們愛玩文字游戲,比較喜歡用某些大致的大概數字的估計來忽悠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镇县| 牟定县| 柳州市| 新绛县| 永德县| 繁峙县| 车险| 偏关县| 红桥区| 灵台县| 清水县| 宁陵县| 桓台县| 卓资县| 澄江县| 海阳市| 吉林省| 车险| 鱼台县| 祁门县| 哈巴河县| 蒙城县| 土默特左旗| 北川| 九龙坡区| 苍南县| 曲松县| 随州市| 承德市| 和平县| 中宁县| 东港市| 樟树市| 商河县| 天门市| 钦州市| 扬州市| 广饶县| 淮滨县| 平江县| 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