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總體上,現在北京是又雜亂又逗逼的一個大工地,偏偏還比較和諧,這是發展帶來的好處,大家都有工作,手邊錢慢慢多了起來,沒誰有那么多時間去鬧事。 這樣的趨勢在大魔王進駐大名府的兩月以來,全面蔓延。 猶如比賽一樣,圍繞工業核心蒸汽機,北京機械廠,葉家的西北投行駐北京輪機廠相互都在搶技工,比拼產量搶訂單。 北京機械廠是撫寧機械廠血統,已經有自己高效嚴密的管理體系、生產線標準的現在其實產量不低。可惜較為嚴苛的質量標準,又是整個生態鏈吃下去,價格又太貴,造成了產能拼不過葉慶華的廠。 許浪山被人成為耍猴。現在許多地方官府想訂購蒸汽機,官府的錢么用著不心疼,他們打算走后門買工業司制造的,卻是排隊排到N年,一惱火下,同樣的價格買兩臺葉家的拿走算了,反正不是不能用,無非就是毛病特多,不過聽說葉家的售后還可以,報修及時的話,最多也就每臺機器每年停機兩月做維護檢修。不論如何,一臺的價格買兩臺,輪著用也算合格了。 其他地方官府可以這樣操作,但北京造船廠就哭瞎了。 造船廠累積了許多造船訂單,就是等著蒸汽機裝船。然而無法選裝葉家的機器。因為他們的故障率不是一般的坑爹,若在船運時出了問題,等著葉家的售后人員趕著牛車、千山萬水的去修,能把輸運鏈坑死。 此外船上空間有極為有限,內河航行的船只對機組推重比的指標很嚴苛,所以就算北京造船廠想用葉家的也用不了,并不能簡單的用“裝兩臺”思路代替。葉家的機器故障率都不是主要的,關鍵是推重比太低,傻大黑粗,要匹配他們的機器,平底船的所有結構都要重新設計,運輸效率也會大幅降低。 至于正在設計中三千噸大船,理論上容錯率高了不少,有可能選裝葉家機器,但致命的在于早就論證結束,設計接近了尾聲,若要修改方案,簡直等于重新設計。 就此,內河船只的動力系統葉家無法染指。低噸位船只的標準全是許浪山的標準了,不可替代。 不過葉無雙公關能力真的強,現在她成功拿下了下一代萬噸海船的大部分訂單。憑據是性價比,萬噸大船空間足夠,容錯率高,于是許浪山家的機器就不在是唯一選擇,裝六組葉家機器在船上又便宜,換著機組用,就什么問題都解決了。 對此許浪山在官報發表評論說“葉家的船用輪機乃是‘膠水’方案”,乃是技術不夠傻大黑粗來湊,竟然想到用六組廉價機器聯動裝配萬噸海船? 老許叫也沒用,事實上工業司自己的北京造船廠就是在萬噸海船方案上偏重于葉家,因為便宜也能用。 這些就是卓洛蘭最近在大名府的所見所聞,真的很逗比又很開明,一切充滿了活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