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21章 就這么定了-《北宋最強大少爺》


    第(1/3)頁

    事實上張方平非常想做一把火車,無奈大名府到開封府的鐵路還沒竣工,聽沈括說最快要到十月才能完成驗收,十一月才能試通車。

    結果只有坐新研發的平底機動船,且張方平逼著北京駐泊司要架一臺神武炮在船上。人家苦口婆心的說神武炮太重,不是為船設計的,不方便設在大船上,老張這才讓一步,讓他們弄一架野戰炮在大船上做做樣子。

    至今張方平仍舊覺得很玄幻。不用人拉,不用劃槳,不用風帆,這船就能拉載著非常重的物資,速度竟然不算慢,至少有壯漢在平地快走的速度(八節)。

    這有點寒磣,當初的出發點,王雱要求下的設計航速是十一節。但這的確有些好大喜功了,事實上北京機械廠生產的三代蒸汽機卻達不到既定的推重比要求,于是不得已,把整個傳動總成都重新大改,降低了速比,重新設計了螺旋槳規模。以速度換空間,做到了載重仍舊達到一千多噸的要求,但是較經濟的航速縮減至八節。

    據說紈绔子弟沈括曾經有過把航速飆到了十節左右的壯舉。問題就在于效費比太差勁了,航速只提升了百分之三十不到,但是機組磨損程度乘三倍,且耗費的煤炭也翻倍,非常不劃算。

    若是撫寧機械廠制造的三代蒸汽機和傳動系統,就可以把經濟航速提升至九節左右。但北京機械廠制造的就是只有八節,但考慮到實用為主,當時要從撫寧縣千山萬水的運來的話,動力系統方面的成本太高,于是仍舊選裝了北京分廠的。

    說起來北京機械廠的核心團隊,生產理念方式等等,都是和撫寧縣一樣的,甚至撫寧縣的高級技術人員都已經大部分抽調北京了。但就是有差距,技術的底蘊就是有差別。這些總結下來之后,就兩個字,功底。從幾百上千的生產工藝環節上,所有的細節它都能最終影響到蒸汽機的技術參數。

    河道上,現在黃昏過后黑暗襲來了,老張仍舊戴著沈括制造給他的墨鏡不愿意取下來,像個瞎子阿炳似的,還背著在大船上行走。

    結果一頭撞擊在滿載的物資上面,許多隨從嚇一跳,急忙過去陪笑臉道:“相爺您沒事吧?”

    “無妨,區區撞擊傷不了老夫。”

    張方平繼續戴著墨鏡,甩開了他們道:“只是老夫非常不滿,我身為朝廷要員,這是我的專船,為毛攜帶這么多的物資,簡直荒唐透頂。”

    大家知道他不是這個意思,也就是找理由順口一說。

    少頃,閑不住的老張終于取下墨鏡,過去舵手那湊著觀察了一下,覺得非常有趣,便拉開了舵手道:“你不行,讓老夫來操兩下試試。”

    就此全部人驚悚了起來。

    張方平操船猶如打太極似的,不是左滿舵就是右滿舵,也算馬力不大,航速低,此處河道廣闊,平底船又比較穩,否則恐怕真要人仰馬翻。

    這個過程讓老張很感慨,世界日新月異,許多東西都已經看不懂了。除了這些突突突猶如怪物會自己動的東西,現在已經有人飛天了,就在北京,乃是老張親眼所見。

    喜歡放風箏的八卦女張菁也一起見證。

    航空二院修了個風洞,有了很多參數后,就在上月沈括設計出了第一代腳踏式滑翔機。真的很神奇,和他第一次試飛時候的情況完全不同,風動方面的參數結構非常合理,竟然在風不算很大的時節,可以讓沈括滑翔很遠,還能對方向進行操控。

    腳踏機雖然沒什么推力,并不能維持飛行,卻可以延長滑翔的時間。最神奇的是,還設計了降落用的輪子,不至于在降落時候很懶唄了。

    在親眼見證了那個神奇過程后,老張還聽沈括承諾說:“若不出其他意外的話,最遲三年,機械力的飛機就能上天。”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东| 大邑县| 靖远县| 荣成市| 兖州市| 枣阳市| 温州市| 宜兰市| 印江| 高州市| 遵化市| 瑞丽市| 昌乐县| 正安县| 兰州市| 中西区| 车险| 交城县| 舞钢市| 合水县| 澜沧| 海安县| 禹城市| 云阳县| 祥云县| 蕉岭县| 云南省| 宜章县| 恩平市| 临沧市| 佛冈县| 礼泉县| 商水县| 丹江口市| 石渠县| 文昌市| 安福县| 通化县| 宣化县| 西畴县| 扎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