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套上了就是套上了,早前王拱辰的確拒絕過工部經費申請,于是只能黑著臉默認了,沒有進行辯駁。因為這根本沒用,算越描越黑。作為一個相爺在關鍵時候面臨這形勢,代表旗幟基本倒了,就算還死皮賴臉的留著也沒用了。 作為文人,作為曾經的權利一極,骨氣王拱辰還是有的,無需對此卑躬屈膝。在大宋,喜歡玩帝王之術的老趙手下,文彥博、范仲淹、富弼、韓琦等等等多了去,誰沒個起起落落?只要操作得當東山再起是有可能的,若真被講到最后撕破臉,那就和龐籍一樣徹底涼了。 快速思考至此,王拱辰不在等其他人說負面消息了,從皇帝急著問王雱太子事宜看,皇帝心中已有人選,而自己當時依據皇后和司馬光意思做出的建議,絕對惹老趙不高興了,這才是此番“倒王黨”集中出現的主因。 于是王拱辰打停了六部發言,出列嘆息一聲道:“臣啟陛下,管理三司至今實感才疏學淺、精力不續。現在新事務太多,變化太快,許多問題讓臣感陌生而駕馭不足,造成一些經濟政策失誤,譬如運作三司資產項目臣就出現了失誤,致使流失了應該大幅增值的西北投行股權。” “早前硬撐在位,是因陛下病重精力不足,又因我大宋志愿軍作戰進入關鍵期,有太多財政問題需要統籌,若臨陣換人難免造成銜接困難而坑了志愿軍,這就是臣所想的。也正因為此,臣疏漏了大宋河道事務,沒有更多的能力增加河道經費。” “至此再無面目行走于朝廷,臣自請辭去三司,請陛下另尋賢臣居之。”王拱辰最后傷感的道。 大雱驚悚了起來,臥槽這老滑頭比呂家還機智。賤賣西北投行股權明顯是他和葉慶華的屁1眼交易,被他說成了是操作失誤?諸如此類的事多了去,卻都被他以“駕馭不足”輕輕揭過了? 但無奈,現在看起來他真的很傷感,且當年遼國大軍壓境他的確對大宋有功,老趙終歸戾氣不重,本著投降輸一半原則,趙禎微微點頭道:“王相公這些年辛苦了,有些失誤在所難免。不止你,這個天下變化太快,朕也感覺力不從心,老了。既是你無心于朝廷做事,朕不留你。這便出京知登州,兼京東東路轉運使。” “謝陛下。”王拱辰松了口氣的樣子。 許多人就此一臉黑線,老趙仁慈啊,現在仍舊護著王拱辰,又讓他遠離京師,這算是愛護了。如果是貶他去廣州那丘八地區就等于涼了,但這時代北方是好地方,尤其登州乃是大宋航海貿易中的第二重鎮,算是王拱辰的基本盤吧,擁有來自高麗方面的很大油水。 不等其他人說話,趙禎接著道:“包拯。” “老臣在。”包拯很萌的樣子出列,現在他仍舊不明白這些人是怎么了。 “自今日起你重新列三司,于中堂常駐。”趙禎道。 包拯楞了少頃才躬身道:“老臣遵旨。” “立即召張方平回京,加東京留守判開封府。”趙禎接著又看向王雱道:“今科狀元王雱有功于社稷,歷練已足,學有成就,朕欽點王雱知大名府事。另,機械工業局升格工業司,同大都督府級,王雱兼任工業司制置使,再加樞密都承旨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