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二一,一二一……” 新兵訓練工作仍舊在持續緊張的進行中。 馬金偲負責調教他們吃苦耐勞的意志和體能,以及紀律。 狄詠算是政委,這家伙始終像個文青,且非常崇拜大雱的語錄和模式,于是負責新兵的洗腦以及組織生活什么的。這家伙在這方面有些天賦加成,他是狄青的兒子,狄青作為從最底層爬起來的人,在怎么和基層大頭兵溝通方面是真有心得的。 實際上仍舊是王雱強調的“不脫離基層”的重要性,于是在這個層面上,展昭武功在高名氣再大也沒什么用,比狄詠差了不止一個檔次。穆桂英比展昭好些,但也遠不如狄詠和馬金偲。 所以穆桂英展昭兩人名譽上是撫寧軍的將主和副將,但實際執行工作的人是馬金偲和狄詠。穆桂英展昭現在的工作除了護衛外,更多是進行理論層面的“研發”。 譬如穆桂英會猶如總教官一樣結合自己的心得,給他們講解“勢”,然后講小團隊譬如五六人在局部戰術上的配合應用。 而展昭則猶如副總教官一樣,給他們講一些“態”,侵略如火的心態。還總結了些簡單實用的肉搏技巧,簡化為作戰八式交給他們。這練不成高手,卻都是很實用的東西,只要用功,就能大幅減少他們面臨搏殺時候的流血。 至于王雱很少露面了,王雱的工作是統籌。關注馬金偲狄詠展昭穆桂英四人的工作方式,然后記錄他們的“教案”,進行總結和匯編。 這是王雱的試錯。發現問題就糾正,發現特點就記錄下來跟進觀察,于是,這些就會猶如當初積累在西北投行的那些“筆記、圖紙、心得”一樣,是大雱的累積,最終會慢慢形成統一的教材,用于將來的軍校。 大雱覺得自己才是真正的文人儒帥,汴京那些吟詩作對的相公并不是。 這些東西事無巨細的都需要王雱統籌,所以真說起來撫寧縣的直接政務沒多少,無非是大略看一下安東耿天騭全柏林呈交的文件,簽署批示一下,但王雱總是很忙。 小鈴鐺總是看著大雱忙到深夜,卻不明覺厲。 除了軍校教材的匯編,王雱還忙于把少量還存在記憶中的基礎知識匯編成冊,譬如最初級的化學、物理、算術、幾何等等。 真正的內功是這些。王雱腦袋里那些穿越者的腦洞其實很快就會燒光,所以現在必須播下種子,讓下一代去走這些路。事實證明這才是正確路線。 這方面王雱的知識儲備真沒多少,忘記的差不多了。但給古代的小屁孩們啟蒙、用一些神奇現象以及簡單小實驗、勾起他們的興趣是足夠的。 往后才是重點。 這批種子廣泛的播下去后,他們中大部分會成為素質更好的技工,少部分人則會成為學業有成,很快參與到教育別人的教師行列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