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這基礎上大數據般的大浪淘沙,遇到一兩個類似武學上的穆桂英展昭,那么無疑,哪門學科就會得到長足的發展和進步,遠遠超過大雱現有的功底和心得。 這個進程不用擔心走彎路點歪教學樹。因為有王雱把關,相關知識王雱的確忘得差不多了,但別人提出理論來的時候王雱肯定能看懂,然后更具成熟的歷史進程,王雱能輕易判斷路線歪還不是不歪。 總之這些都是很宏大的工程,做起來很難,見效也會很慢,但是隨著撫寧縣的財政逐步改善,必須要起步、開始建設這個架構了。 否則王雱那點可憐的知識儲備很快就用光,或許可以在用光前干掉西夏和遼國。但這不夠猥瑣,王雱的目標是在將來從宰相位置退休前,能親眼看到大宋的戰略轟炸機集群飛在地中海上空突突突。 說起突突突,目前最靠近這個目標的是燧發槍項目,但即便這個項目也急不了,差的還太多。 王雱也在同步進行火藥工藝改進。要做這些事又涉及了非常多的問題,譬如保密機制的總結,政治敏感度等等問題。 小規模研發測試火藥,又在這山高皇帝遠的地方,那是可以的。但是要為將來的量產做準備,就有許多政治問題要解決,要想好公關方式。 除了上述這些政策性的東西,技術方面的問題也有一大堆。 火藥的材料來源倒是比較廣泛,對穿越者而言,最佳配比也都是有直接數據的。但這些其實不是重點,就算知道了配比,拿不出來就是拿不出來。 王雱自己小規模多次制造出來的火藥,威力的確比大宋匠作監有進步,但問題仍舊很大。可提升的地方還很多。如此導致就算是老羅爹造的精品槍,有效射程也就止步于五百步左右。 那個時候測試王雱偷換了概念,五百步能打爛泥磚不代表就能打死人,或許只能打傷。 尤其對方穿了質量好的皮甲時就不行了,因為王雱親自測試的結果是,處理工藝好的牛皮,無法在五百步被燧發槍打穿透,那就更不要提金屬甲。 看似火藥似乎沒什么技術門檻,只有實際試產的時才真的知道“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有配比是遠遠不夠的,每個環節都能影響到火藥的質量,譬如木炭的來源,硫磺硝石的純度和處理工藝。 一開始大雱便信心滿滿的犯了這些錯誤,以為把東西找來,依照比例混合后燧發槍的威力就爆表了,然而并不能! 大雱自己頭兩次制造出來的火藥就是垃圾,成色都完全不對,煙霧又大,又難聞,燃燒速度較慢,不是那種“嘩啦一下爆發”的感覺。 是的配比就是那個配比,但粗糙的工藝過程導致摻雜了許多沒用的雜質,都不知道里面有些什么哦,甚至工人的頭皮屑都混合進去了有沒有?除了這些外,包括浸泡壓實碾碎篩選等等過程,都有很大秘訣在其中。甚至混合出來的顆粒形態和顆粒大小,它都能最終影響到爆發時候的量能。 穿越者又怎么樣,從基礎原料的源頭開始、這些所有的過程就叫“工藝”。這些東西不過關,就肯定拿不出射程八百步的燧發槍來。 所以等待改進的地方太多,依據王雱經驗,單純以老羅爹造的那把槍的精度和膛線水準而言,若真有滿血版黑火藥,射程最終會到達一千五百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