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知識就是力量-《乘龍佳婿》
第(1/3)頁
《九章算術(shù)》中,關(guān)于糧食體積的計算項目,占了很大的篇幅。雖說有葉孟秋師兄弟幾人這般感慨于市面上連《九章算術(shù)》也很難買到的,但這次應(yīng)召上京的天文術(shù)數(shù)人才當中,也有家學淵源,于是從小就在各種算經(jīng)熏陶下成長起來的。
因而,聽到張壽竟然當眾用官斛裝谷子的方式,來展示這樣一個算學問題,早早被安排坐在一塊的他們不禁面面相覷。而張壽接下來,讓阿六搬來一塊黑板,當場三下五除二算出了一個標準官斛的體積,對他們來說,反而不算什么了。
他們驚訝的,反而是接下來張壽給出的一系列不同糧食種類的容重數(shù)據(jù)。
從秈稻、粳稻、小麥、大麥、高粱、粟米、大豆……林林總總一個個數(shù)據(jù)在張壽筆下婉轉(zhuǎn)流出,一群素來認為天文術(shù)數(shù)乃是高深之學的人眼看算學和賦役糧倉有關(guān)之外,還能用在這種地方,無不錯愕難當。
“為什么要算容重?很簡單,用官斛量出來的糧食,同等體積,一旦容重有差別,那么最終的重量就有差別。這其中,關(guān)系到水分率,關(guān)系到儲糧時間,關(guān)系到儲糧溫度……”
眼看著張壽再次在一塊黑板上寫寫畫畫,講述了當年自己在融水村中自家糧倉測得的堆糧半年之后、一年之后以及一年半之后的堆糧高度,由此驗證糧食顆粒之間間隙減小,容重增加,最終推出了同樣一斛谷子,陳谷子比新谷子重這樣一個結(jié)論。
對于那些推導過程,什么受力分解,底下眾人只覺得張壽最初說什么今天會講得簡單易懂,深入淺出,那簡直是坑人!前面的演示倒是很簡單,可后頭的東西他們基本上就只能聽懂一個結(jié)論,剩下的完全不明白!
別說他們,就連因為頗通雜學的岳山長和肖山長三人,此時都只覺得臉上笑容有些僵硬。
雖然術(shù)業(yè)有專攻,但他們平日造溝渠水利、園林設(shè)計以及舟船等等時,也有需要計算的地方,可好像全都是在老祖宗的基礎(chǔ)上發(fā)揚光大,誰會像張壽這樣,居然能推導到別的?
而早有預備的葉孟秋,直接拿出了備好的紙卷,一個師兄負責磨墨,一個負責抻紙,而他則是提筆蘸墨,迅速做起了筆記。
哪怕張壽在黑板上寫的東西從他這角度完全看不見,可張壽一邊說一邊寫,已經(jīng)在九章堂和張園歷練過的他,凝神傾聽,運筆如飛之下,竟是也堪堪能趕上那速度。面對這一幕,坐在他們附近的其他精通天文術(shù)數(shù)的特殊人才,那就顯得有些尷尬了。
小抄是有人準備了,算籌也有人帶來了,可此時沒人覺得自己能記得下張壽講的這些。有人自矜師門傳承,不愿問他人,卻也有人立刻和葉孟秋的師兄們打招呼,當張壽停止這一部分的講課時,已經(jīng)有好幾個人談妥了回頭借閱筆記這檔子事。
可結(jié)果,停筆之后揉著手腕的葉孟秋,就說出了一番讓他們又心動又猶豫的話:“光抄筆記有什么用?張學士現(xiàn)在講的這些,日后他在九章堂里肯定會細細再講的。我打算回頭去考九章堂,他之前不是對四皇子說過,九章堂可以跳級的嗎?”
對啊,三皇子之前就是親自去考了九章堂,如今雖說因為被冊封為太子,不能在九章堂繼續(xù)上課了,可皇帝不但第一個點了張壽東宮講讀,還在九章堂中擇選了優(yōu)秀者為東宮侍讀!
如果他們能考進去,然后再設(shè)法跳級……那豈不是也可以躋身東宮?
一群哪怕曾經(jīng)聽到九章堂重開的消息,始終都不太愿意折節(jié)加入九章堂的特殊人才們,臉色都有些微妙。尤其是應(yīng)葛雍之邀,在葛府和張壽探討過算學問題的長者,都覺得臉面有些拉不下來。畢竟,其他的姑且不提,張壽那會兒自己都爽快承認,對天文著實沒什么研究。
他們可是要參與四海測驗,重定歷法的,對于各種天文星象那都嫻熟于心,折節(jié)再去向自稱不通天文的張壽求教,那也太丟臉了!
于是,幾個長者的目光須臾就落在了幾個晚輩的身上。嗯,葛雍那對于他們來說也是老前輩,他們就算再謙遜,也該和張壽平輩論交,至于這些年輕晚輩,那就不妨丟去九章堂,看看能不能從張壽那兒學到一些新奇的東西。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来县|
陆良县|
青海省|
许昌市|
孝义市|
玉环县|
新乐市|
怀来县|
三门峡市|
龙口市|
台中县|
常德市|
改则县|
从江县|
天长市|
井研县|
芷江|
成安县|
连城县|
丰顺县|
临夏市|
武宣县|
榆中县|
汶川县|
桑植县|
远安县|
华容县|
进贤县|
波密县|
宁远县|
绥化市|
江华|
咸丰县|
闵行区|
合水县|
岳池县|
柳林县|
龙川县|
扎囊县|
衡东县|
申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