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乘龍佳婿》


    第(3/3)頁

    “元時的天元術和四元術,難道不曾勝過前朝歷代大家?可如今,推崇唐時王孝通的這位小公子,是否能解得出《緝古算經》中的一元三次方程?當然,在緝古算經當中,應該不是這么一個叫法,想來你等通讀此書,該知道是何名。而你能解出,又需要多少時間?”

    “如今四書五經深入人心,縱使七歲蒙童,也能說幾句子曰詩云,然則從前那些算學大家的書,放眼天下,幾人能懂?”

    “《綴術》失傳;《夏侯陽算經》失傳;《五經算術》若不是太祖皇帝命人重新訪求抄錄,險些失傳;這還是曾經名列算經十書的書。而元時的《四元玉鑒》、《測圓海鏡》等等,也是太祖皇帝得葛太師先祖舉薦后推廣,但后來一度禁天文術數,民間幾乎已經失傳?!?

    “如今雖然已經開禁,但尋常士人看不懂,書坊賺不到錢不肯列印,因為根本沒幾個人愿意買,而宮中書庫束之高閣,真正有心想要研讀算經的士人,甚至根本就找不到一本像樣的算經。所以,這不僅僅是曲高和寡的問題!”

    “這位先生剛剛既然翻過陸高遠用天元術的方法闡述的習題,我倒想問問,你能解其中幾題?”

    見自己連珠炮似的問題把那中年人問得作聲不得,張壽這才長嘆一聲道:“從秦漢到魏晉南北朝再到隋唐,失傳了無數的書,但那還情有可原,因為那時候書更多都是靠手抄,而不是靠印。”

    “直到唐后期雕版印刷漸多,到了宋時,更有活字,以至于書坊大興,平民百姓也能買得起書,而在這種時候,那些青史留名的算學大家,明明有著作傳世,最終卻書稿失傳,這是不是已經在警醒我等后輩?”

    他說著頓了一頓,想了想還是不要批朝廷了——其實造成算學曲高和寡的最重要原因不是別的,正是歷朝歷代,朝廷嚴禁天文的同時還禁錮了算學!要不是因為朝廷的高壓,為什么數學家全都是朝廷官員,為什么到了如今,數學人才和成就反而斷崖式下跌?

    小胖子豎起耳朵聽著張壽的話,眼瞅著張壽已經把人殺得丟盔棄甲,他就立刻叫囂補刀道:“我聽說,像天元術和四元術這種元時算學大家發明出來,而且很拿手的本事,本朝不少自命不凡,號稱算學大家的家伙,就沒幾個人擅長!”

    “不對,不能說不擅長,應該說根本就……不會!”

    “你……狂妄!”剛剛還拿著子曰抨擊張壽的中年人終于徹底被激怒了。他憤而丟下手中書冊,怒而抗爭道,“爾等身在京城,身在官宦之家,近水樓臺先得月,哪里知道民間學算的苦處!連《九章算術》都要千辛萬苦方才能夠收集齊全,又上哪去看別的!”

    “你們身在福中不知福,能夠接觸到歷朝歷代那些大家的算經,卻不知道珍惜,不知道用心,卻去研讀什么異邦小國的算經,這簡直是暴殄天物!”

    他一怒之下訴說出了內心深處最大的憤懣之后,見四座那些衣衫鮮亮的賓客,看向他們的眼神都顯得非常微妙,頓時有些心灰意冷。

    當下他意興闌珊地說:“我們四個當中,也就是孟秋天賦異稟,能用四元術解最一些簡單的題目,再復雜一點的就完全無能為力。我們的祖師曾經在英宗年間任過欽天監監正,卻在諸皇子亂政時黯然出京,一傳而再傳,才有我們這些徒孫。”

    “我們所學不過抄本,全都是他苦心記憶下來!如今皇上漸馳天文術數之禁,張博士你又分明知道古往今來多少算經失傳,為何不能將這些老祖宗的東西發揚光大,卻要去學那些異邦小國不登大雅之堂的東西!”

    這一刻,張壽終于明白了這四個人闖進來時那番話,竟然并不是一個拿來尋釁的引子,竟然是真的肺腑之言。華夏算學獨步天下,這就是他們樸素而固執的認識!只可惜,唯我獨尊這種心態,無論在學術上,還是在治國上,實在都要不得!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礼泉县| 象州县| 汕头市| 沙田区| 南召县| 城市| 平顶山市| 岚皋县| 武平县| 班玛县| 凌源市| 资源县| 读书| 泗阳县| 济宁市| 壤塘县| 华阴市| 吐鲁番市| 武威市| 大港区| 大庆市| 莱州市| 太康县| 左权县| 宝应县| 灌云县| 沙洋县| 新蔡县| 高安市| 句容市| 临猗县| 连山| 福泉市| 开平市| 滨州市| 平定县| 墨脱县| 稷山县| 城固县| 舟山市|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