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禮未行而行-《乘龍佳婿》
第(3/3)頁
“你問我何至于此,我只能回答你,我也不知道。”葛雍煩惱地揉了揉太陽穴,隨即低聲說道,“也許,在召集那幾位山長齊聚京城,皇上要選的就不是皇子師,而是未來的帝師。當然,皇上只有我這一個老師,這次卻不一定。一位兩位三位甚至更多都有可能。”
“從古至今,當過帝師的人很多,留下名頭的卻少,有好下場的更少。”
葛雍作為帝師,卻毫不諱言古往今來帝師的下場:“縱使宋時王荊公那么大的名頭,神宗對他也算是一度言聽計從,可兩度拜相,兩度罷相,最后那結局卻也僅僅是沒有在元人編撰的宋史上落入奸臣傳而已。至于其他的,周公霍光,哪個沒當過實質上的帝師?”
張壽并不奇怪葛雍會舉出最后那兩個例子,恐怕這位老師當年在給少年天子當帝師的時候,沒少經受相應的壓力。而他自己心里想到的,卻是在另一段時空中大名鼎鼎的張居正。
那位年幼的神宗皇帝曾經口口聲聲尊奉過的“張先生”,死后的下場何其慘烈?
而葛雍注意到張壽那情緒變化,他就再次嘆了一口氣道:“說實話,當初皇上把三皇子和四皇子塞到半山堂時,我是壓根沒想到局勢會這樣急轉直下。哦,朝局倒是挺平穩的,就是從前掐得如同烏眼雞似的大皇子和二皇子竟然會落馬得這么快,這也太出人意料了。”
“如果說從前皇上還不得不硬著頭皮從他們兩個當中選一個不那么糟糕的,那么在先后出了幾次事情,尤其是滄州那檔子事一出之后,皇上就已經下定決心,撇開這兩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皇家敗類了。所以,三皇子和四皇子都很喜歡你這個老師,你也就凸顯了出來。”
張壽此時不知道自己是該榮幸呢,還是該苦笑呢。
要知道,三皇子和四皇子送到他這兒的時候,那還是完全無望東宮的小正太兩枚,他也就是把人當成來啟蒙的小孩子隨便教教,僅此而已。
可是,想到楚寬和朱瑩先后對他說過的高宗和世宗故事,什么世宗體弱多病,大權旁落;什么高宗嫡母生母早故,帝師和太宗準備好的那些后備人才被別有用心的大臣清洗架空……想到三皇子如今那一丁點大的年紀,他就覺得自己好像有點明白皇帝急著挑名師的心思。
他很想問葛雍一句,皇帝身體怎么樣,可話到嘴邊到底還是吞了回去。皇帝身體如果不好,那么自然要給三皇子挑名師,以防萬一有意外,能夠有一個懂應變,通世故的繼承者;而皇帝如果身體很好……那么一丁點大的三皇子同樣非常有優勢!
因為皇帝要是還能活二十年,大皇子二皇子熬不了這么久,三皇子卻可以。二十年之后,三皇子不過才二十九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然而,想到那個資質聰穎,靦腆認真,在某些方面堅持到有些固執,而且又愛護弟弟的三皇子,張壽最終輕聲說道:“帝師什么的無所謂,但我愿意繼續做三皇子的老師。當然,我還是只教他算學。不過,我今天和瑩瑩去萬歲山見到他和四皇子時,還答應了一件事。”
張壽把講外國史的事提了提,見葛雍滿臉古怪地端詳著他,那眼神分明是在問,你怎么就知道那么多外國史,他便輕描淡寫地笑了笑:“老師,從夏商周到秦漢魏晉南北朝,唐宋元,研修歷朝歷代這些史料的大家太多了。我年輕資淺,不拿那些異邦歷史來講……”
“我還能講什么?就我之前半山堂那點淺薄的講史,也就只能糊弄一下那些不學無術的紈绔而已。”
葛雍頓時啞然。接下去的一路上,他沒怎么說話,直到馬車最終停在張園門口,他跟著張壽下車進門,順著大路甬道一路來到了東邊那座已經改建得差不多的家廟時,他方才低聲說道:“當年的廬王,是打算把這里造成祭祀他生母德太妃的廟宇,現在卻便宜了你。”
而這一句突兀的話之后,他就轉身看著張壽,一字一句地說:“我其實給你想了很多表字,但最滿意的只有兩個,其一曰子長,從孔圣人弟子,著名的君子公冶長而來。其二……曰元和,元者,始也,和者,不剛不柔。合在一起,便是一元之始,和順綿長。”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郑州市|
墨竹工卡县|
南城县|
裕民县|
桃源县|
汾西县|
缙云县|
遂溪县|
洪江市|
方山县|
滕州市|
高唐县|
麻江县|
天全县|
岳池县|
临澧县|
德保县|
榕江县|
汝阳县|
濮阳县|
瑞昌市|
随州市|
龙海市|
松江区|
定西市|
沙雅县|
惠州市|
襄垣县|
兴文县|
白山市|
钟山县|
马边|
内黄县|
拉萨市|
崇义县|
台南县|
兴海县|
永丰县|
辰溪县|
城固县|
方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