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迎親-《復國》
第(3/3)頁
“老天保佑大女兒長命百歲。”趙川對著香,暗暗祈禱。
富家鐵鋪在大名府已開了分店,生意出奇火爆。富鞏在大名府買了一個院子,作為富家鐵鋪的活動基地。
侯云策來到大名府后,暫住在此院中。明天要到趙府去接新娘子,新娘子其實就是早年的未婚妻。侯云策想起往事,心情復雜,在院子里不停地走來走去。
侯云策在院子里轉圈之時,趙英在家里細心準備明天所需。本來準備工作不需要新娘動手,她還是愿意親手來做。
絕大部分新娘子都沒有見過新郎,對新郎相貌、品行、言談等等一概不知,新婚之前只有靠別人描述來想象。而趙英和侯云策接觸過多次,對其還算比較了解。訂親以后,侯云策的形象就常常出現在腦海中,越來越鮮活。
嫁人前一個晚上,她輾轉難以入眠。
第二天一大早,按選定的良辰,由嬸娘作為好命婆,為趙英進行上頭儀式。
趙英穿新衣,在窗口案上燃起一對龍鳳燭,點起清香,擺上蓮子、紅棗、湯丸各三碗,以及生果、燒肉及雞心,然后向天參拜。
好命婆準備了尺、鏡、剪刀,即所謂“龍頭鏡、較剪尺”,取其光明有后之意。好命婆一面為趙英梳頭,一面說: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發齊眉,三梳梳到兒孫滿地,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齊。
上頭儀式完成后不久,趙府外面響起了“呯、呯”的花炮聲,侯云策穿新衣,攜花球,來到趙府門外。趙英在里屋,聽到花炮響后,一顆心跟著“呯、呯”直響,眼淚也落了下來。
按照習俗,侯云策奉上了豐厚的“開門利是”,趙家眾姊妹才把門打開。
侯云策來到大廳等候新娘子出來。不一會,新娘趙英由伴娘帶出來,交給趙川。趙川親手把新娘子趙英交給新郎侯云策。
兩人開始正式行夫妻見面禮。先拜天地,再拜祖先。按規矩,新人未到男家拜見翁姑之前,不可跪拜,新人應站著奉茶給岳父岳母。侯云策雙手捧茶,來到岳父岳母面前,恭敬獻茶,表達自己將要善待趙英。
趙英家人撐起一把大紅傘護著新娘,取意為開枝散葉。
大家一邊向外面走,一邊向天空、傘頂撒米和紅綠豆,用來“喂金雞”,意思指雞啄米后便不會啄新娘。
最后,趙英被背上花轎。
在趙家的整個迎親活動才告結束。
現在只完成了一步,即完成了“出門”程序,還有一個過門程序,指新娘由女家出門后正式踏入男家,拜見翁姑及男家其它長輩。侯云策沒有其它親人,這個問題就簡化了。趙英母親傳話過來,趙英要回到鄭州的家才算正式過門,在大名府的小院子里,不能算作正式過門。
在大名府休整兩天后,補充齊全路上所需物品,侯云策、趙英一行就上路回鄭州。因路上有流民鬧事,趙川又派一百騎兵,護送女兒、女婿。
按岳母要求,侯云策和趙英要在鄭州過門,因此,兩人還沒有住在一起。侯云策連趙英的手都沒有牽過,見面時總是客客氣氣。趙英帶過來兩個使女,年齡都在十六七歲,均是趙家的家生子,也就是趙英奴仆結婚所生的子女。兩個使女從小和趙英一起長大,雖然其父母都舍不得女兒離開,但是趙女出嫁,她們必須得跟著去。
趙家高高興興送走女兒,他倆兩家人卻在屋里暗自落淚。在女兒上路之時,千叮嚀萬囑咐,還求各路神仙保佑女兒一生平安。
趙英正式成為侯夫人。剛開始上路的時候,趙英還是坐花轎,隊伍走得很慢。行了半天,她一身戎裝出現在眾人面前,騎上了戰馬,隊伍前進速度驟然加快。
(第六十七章)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