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趙英掌家-《復國》
第(1/3)頁
澶州城外,尸體已經被掩埋,不時能在地面看到暗紅血痕,草叢中偶爾還露出尸體。人馬走過,驚走圍在尸體邊上的老鼠、野狗和各種爬蟲。
侯云策一行在上午到達澶州。由于李重進率軍在澶州城內,為了避免沖突,一行人皆不進城,就在城外扎營休息,補充飲水,燒火煮飯。
侯云策以前覺得李重進傲慢無禮,心胸狹窄。難民事件之后,他對李重進增強了四個字的評價:殘忍、愚蠢。
休息之后,一行人繼續前行。夜晚,隊伍夜宿陳橋驛。安頓完畢,侯云策來到趙英帳前。使女小蓮子見侯云策過來,連忙過來行禮。另一名使女進屋通報。
此時,他們已經成為夫妻,只不過還沒有夫妻之實。彼此相見,還有幾分客氣。
趙英帳內蠟燭發也跳躍流光,人影隨之晃動。趙英脫下軟甲,換上淡綠寬松女裝。頭上插碧云簪,在暗淡光影下越發俊俏。
“走了一天,累了吧。”
“我上次到滄州,也是連續趕路,沒事。”
“那次在萬壽寺,你箭射住持,箭法不錯。”
“小時候,我最喜歡騎馬射箭,長大了,騎馬就少了。”
“我平時怎么稱呼你,夫人、孺人、妻子、內人還是娘子?”
“叫我娘子吧。我叫你郎君。”
趙英淺笑盈盈,嫵媚異常。侯云策心中一動,伸手握住其手。趙英本能地縮了一下,沒有掙脫,想到自己已經是此人妻子,便沒有再動,卻羞得滿臉通紅。
趙英小手柔若無骨,手指修長細膩,侯云策將其握在手中看了一會兒,又握住另一只手。
趙英本是爽朗女子,此時在丈夫面前羞得不敢抬頭,偶爾抬頭看一眼,眼中全是柔情。燭光突然爆了一下,侯云策松開手,將妻子抱在懷里。過了良久,趙英開始喘息起來,輕聲道:“郎君,還得回府再行周公之禮。”
兩使女在帳外,等到侯云策離開,才長長松了一口氣。
離開澶州頗遠,沿途難民仍然不斷。過了開封,難民還在前行。開封是一國之都,實力最強,侯云策見難民在離開開封,有些奇怪,叫來幾個難民,問:“你們為何還要往西走,要到什么地方。”
“我們要到鄭州。上次兵災后,鄭州開了粥場,救活不少人。這次水災,料鄭州官衙還是要設粥場。”問了三個難民,終于有難民說了實話。
探明難民真實想法,侯云策左右為難。上次賑災,鄭州糧庫存糧已不多,寺廟、鄉紳都捐了不少糧食。若再次涌入難民,籌糧難度很大。若放任不管,餓死人也是罪過。
下午時分,迎親隊伍進了鄭州城。侯云策擔心難民涌入之事,讓趙英暫回家,自已先到衙門,看衙門是如何安置難民。
趙英見丈夫回城首先到衙門,沒有覺得受到冷落,反而覺得丈夫有擔當,是大丈夫。
衙門里,梁守恒愁眉不展,坐臥不寧。他見到侯云策回來,大喜過望,道:“防御使終于回來了,難民之事,我焦頭難額。這次難民數量沒有上一次多,也有三百多人,還有人陸續到達。現在鄭州開了兩個粥場,庫存糧食真不多了。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以后各地每有災情,難民總朝鄭州跑,不是個事啊。”
“難民來了,我們還是要管的。若不是沒有辦法,這些人也不會離鄉背景。”侯云策一路上都在想解決難民之法,深知要以一州之力解決難民,難度實在太高,可是剛開了頭,斷然拒絕難民入境,也很麻煩。
侯云策隨后又講了澶州城外之事。
難民鬧事后,被侍衛司攻伐,死人無數,梁守恒臉色數變,長嘆一聲,道:“當年大侯朝武功強盛,對外戰無不勝,為什么會眾叛親離,就是用兵過度,民不聊生。”
來到中原王朝以后,侯云策很難聽到官員對大侯朝的正式評價,偶爾聽到幾句,多半是說用兵過度。他暗想:“若楊光義遇到此事,會怎么做?他多半會放糧。”
想到楊光義,又想起父皇,侯云策下定決心,道:“我們總不能眼看著他們餓死吧,這次黃河決堤,損失太大,難民中有勞力可修河堤,然后以修堤的名義,我給比部郎中去信,請他幫忙從其他地方調些糧食。他剛剛救了災,應對災民的情況比較了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