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三章 結束和開始-《奮斗在紅樓》
第(1/3)頁
十月份,自京城的信使到金陵再北歸,江南的冬漸深。一場細密的白雪,冷冷咧咧的將浩蕩山河籠罩,在天地間描繪出一副蒼茫、安寧的畫面。
大運河上,一艘精美的樓船于下午時分游入畫卷中,徐徐的抵達揚州的東關渡頭。樓船中的乘客正是前往京城的南京吏部尚書寧儒。另有美妾、老仆、長隨相隨。
如今海運繁盛。每日自嶺南、泉州、華亭等港口至天津的船只絡繹不絕。更別提往來高麗、東瀛等地的船只。大運河的千年繁華,正在逐漸的淡去。
揚州知府沈長吉帶著揚州府中的幾名官員并十幾名隨從,等在東關碼頭上。小雪飄揚,遮掩著十數張傘蓋。
除沈知府外,駐守在揚州的淮揚巡撫,分守道,分巡道等大小官員并沒有前來迎接。
值此之時,朝堂風云變化!執政九年多的齊中堂因病致仕,以曾大紳為執政宰輔。蕭丕、殷鵬為輔。此時,龍江先生因天子問詢江南紡織廠事故進京。紡織廠近年來已出現多起工傷。官場中人對他的仕途并不看好。
高大的樓船抵達碼頭后,沈長吉迎著龍江先生,一路至驛館中。
接風宴設在驛館東的小樓中。此處可以俯瞰揚州城東的美景:江城一色。揚州鹽商們的園林天下聞名。揚州城外的驛館,自也是一等一的精美。景色宜人。
永興年間,大學士齊馳主持鹽法改革,改總商制的綱鹽法為票鹽法。楚西各岸,鹽價驟賤,民眾為之歡聲雷動。揚州鹽商的輝煌就此一去不復返!
揚州鹽商大部分都是徽商。鹽法改變后,衰落的徽商們,將資本轉投至賈環在江南所主導的金融、工業、文化產業中,得以保留元氣。并沒有如同賈環原時空的清末那樣:家產被抄,屋舍園林,一律罰沒,家族子孫,流離失所。
此時,揚州園林依舊維持著昔日的體面、輝煌,就是例證。當然,揚州不再是江南的文化中心,徽商亦不沒有參與發行紙幣。這正是其實力衰退。
雪花飛揚的灑落,覆蓋著假山、奇石,松林。小樓內點著炭盆,溫暖如春。
小廝們送上酒菜,悄然的退下小樓。沈長吉作為龍江先生的門生,陪著吃了幾杯酒,語氣帶著遲疑,緩緩的道:“老師此去京師…,當小心京師氣候。”
龍江先生時年將近六十,聞言微微一笑,抿著黃酒,淡然的道:“長吉,你有心了。”
天下皆以為權力中心在京師。但真的如此嗎?其實不然。權力的中心在金陵:賈環。
一代名相齊馳因病致仕。長久以來,永興朝穩定的權力平衡被打破。京中各方勢力蠢蠢欲動,暗潮涌動。然而,齊中堂亦欲平穩過度。賈子玉想政局穩定,天子想朝堂安寧。他此去京師是接任吏部尚書。
…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北区|
神木县|
肥乡县|
星子县|
塔城市|
嘉黎县|
太仆寺旗|
阆中市|
普安县|
登封市|
馆陶县|
当涂县|
封开县|
大化|
北宁市|
吴川市|
井研县|
同仁县|
大名县|
韶山市|
阿拉善盟|
嘉荫县|
固镇县|
祁东县|
广昌县|
朝阳县|
朝阳市|
日土县|
区。|
兴海县|
禄丰县|
从化市|
韶山市|
庆安县|
商丘市|
定陶县|
长宁区|
藁城市|
呼和浩特市|
赤壁市|
隆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