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賈環答應羅向陽之后,第二天上午到聞道書院的藏書閣去了解情況。他有段時間沒去藏書閣借閱書籍了。 有兩個原因。第一:他現在手頭寬裕,有想要的書籍可以直接購買,第二:他沒有成為經學大師的想法。現階段苦讀四書五經,都是科舉為最根本的目的。廣泛的閱讀和鉆研,對他來說并沒有太大的提升、作用。 聞道書院的藏書閣位于老校區,從書院的正大門進去,往東過一條長長的回廊就是。一棟兩層樓高的木制建筑。由兩名四十多歲的齋夫負責。主要日常工作是保護書籍、登記書院弟子出入、借閱書籍等。 羅向陽昨晚就派人給兩名齋夫說過。賈環到藏書閣一樓時,正在門口位置給一名學子辦理借閱手續的劉齋夫笑著招呼道:“子玉,可算把你給盼來了。我和洛兄都快愁死了。” 賈環就笑,“劉叔,你先忙。”管理藏書閣的劉齋夫和洛齋夫都是山長張安博跟前使喚的老人。在書院有十年的時間,習慣了這種生活。便沒有跟著山長去遵化上任。 一旁站著的學子明顯不是書院的老弟子,禮貌的打了個招呼,“賈同學也來借閱書籍?”這是對賈環月考第五名的尊敬,以及對他名滿京城的好奇。 賈環笑著點下頭,“恩。過來看看。”他沒有在聞道書院里搞個人崇拜的想法。這種狀態就挺不錯的。真要是出門碰到一個書院的弟子就是尊敬的行禮,再來一句“院首”。這種生活多沒意思! 隨著聞道書院擴招至約600人,去年七八月份盡心動魄的救災事跡在書院中慢慢的淡下去,消失,成為同學們口中的故事、傳說。沒有親身經歷過那場救災的人無法體會那半闋“沁園春-恰同學少年”里的慷慨、豪邁。 當然,他對聞道書院的影響力并沒有消退。 劉齋夫笑了一聲,樂呵呵的將借書手續辦完,帶著賈環往藏書閣里走去,介紹著情況。藏書閣分為兩層,第一層是關于四書五經的書籍。第二層是雜書,屬于擴充知識面的書籍。 劉齋夫帶著賈環傳了一圈,下樓時,指著書架上混亂的書籍。嘆口氣說道:“原本藏書閣只有六百多冊書籍,現在一下子來四五千冊,我和洛兄實在吃不消。上回何教授派人要一本唐詩集沒找到,大發脾氣。” 賈環轉了一圈,心里有數,笑著道:“劉叔和洛叔辛苦。照理說,藏書閣的圖書數量擴大,確實也要添些人手。我回頭和葉先生、大師兄、羅君子他們商量商量。” “那最好啊。”劉齋夫應了一聲,又看著賈環。 賈環自是知道劉齋夫這是什么意思,笑了笑,自信的道:“劉叔,我明天找人來幫忙,一天之內就能藏書閣整理好。” 劉齋夫微微有些驚訝,但是想到賈環身上的種種不可思議,就沒有質疑,期待的笑著道:“那我等著看子玉施展手段。” 賈環就笑起來,告辭離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