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以李承乾決定在這里等李恪,至少先把他船上物資扣下。 李承乾一邊走一邊想,最后決定明日主動去見李恪,再試探一下他,看看李恪到底是怎么想的,非得這個時候西埋。 “傳孤王旨意,明日在在板渚岸邊設宴給吳王和出海的將士們接風。”李承乾下令道。 “遵旨!”帳外傳來劉葵的聲音。 板渚是隋唐大運河通濟渠和永濟渠的交匯點,李承乾的大軍沿永濟渠從燕都到此,再往西就是洛陽,沿通濟渠往東南走就是汴州也就是后開封府。 李承乾駐軍在此等于直接卡斷了大唐東西部一處交通干線,所幸這個時候長安和洛陽對江南的糧食依賴還少,若是五代末期那樣,李承乾就直接再往東南走走直接在開封稱帝。 …… …… 第二日,太陽剛剛升起時李承乾身穿一襲素服,被數百騎兵簇擁著,騎馬來到運河邊上。 李承乾立馬河畔,晨風吹起衣袂飄然若仙,舉目眺望不見波光粼粼,河水,唯見帆影林立的貨船。 李承乾揚鞭指著吃水很深的貨船,對身后的群臣道:“諸位卿家看看,這些都是從海外來的東西,可不比大唐差。” “是啊,是啊,太子殿下的開海政策,惠及大唐多矣。” “此次東征遼東,很多軍糧都是海外運來的,確實難得……” “不知這些船都裝的是什么?” …… 群臣心里明白李承乾又在推廣他的“海外分封”政策,所以只是陪笑附合幾句。 李承乾對此也不以為意,畢竟這些人還要替他治理天下,不可能現在就把他們分封到海外去,要去也是這些人的子孫跟著他的子孫出去。 李承乾才說幾句話,就見吳王李恪帶著一群人匆匆走來,李承乾一見李恪就翻身下馬,扶著劉葵往前迎去。 “臣李恪參見太子殿下。” 李恪和他身后一眾出海的將士走到離李承乾,五步遠就躬身行禮。 李承乾急忙快走幾步,雙手扶起李恪,嘴里急切地道:“三弟快快平身!” 待李恪抬起頭來,細看只見李恪英俊如故,但是神情卻十分憔悴,不像是因路上風霜所致。 李承乾壓下疑惑,看著李恪由衷地道:“三弟辛苦你了!” 李恪動了動嘴唇什么都沒有說出來,就先紅了眼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