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長安城,東宮。 自從王良娣抱著六歲的小李白扶靈回京,東宮就開始為皇太孫李厥、太子妃蘇氏大辦喪事。 每日五更天大臣進城上朝或是進皇城辦公,東宮也大門洞開,哀哭聲震天,把太極宮的禮樂聲都壓下去了。 從太極大門往東看,只見各色雪白的喪儀直擺到左右長林門前,每日都有成百上千的大唐百姓在此哀哭祭奠。 兩排斗大的燈籠直排進東宮內院,東宮里的親兵、禁衛、宮女、內侍都是身穿雪白孝袍各執喪儀站立兩則。 這一路直到停靈的承恩殿一眼看去都是白汪汪一片,直如云海雪山一般。 每日數次燒紙盡哀時,東宮內外哭聲震天,哀聲直傳數里之遠。 住在隔壁的李世民每天都是聽著東宮的哭聲過日子,這讓李世民時刻都是怒火中燒,但又無可奈何,只能忍著。 這一日,雖然如此但朝政還得處理,李世民把心向李承乾的官員都貶出去了,朝廷換了一批新人,一些政事必須他親自過問。 這一日,李世民召長孫無忌進甘露殿議事,李治在旁陪侍。 身體極度虛弱的李世民勉強坐在雕龍刻鳳的羅漢床上,此時他已經骨瘦如柴,一身寬大龍袍穿在身上皺巴巴的,猶如一只披著虎皮的病貓。 臉上也疲脫了像,唯有一雙特別明顯的大眼睛,還有些從前的余威。 三人行了君臣之禮,坐下,正要說話,就聽見東宮那邊又傳來動天的哀哭聲。 李世民聽見就怒哼一聲,把臉扭向一邊,長孫無忌和李治只能默默等待哀哭停下,再議事。 下頭坐著長孫無忌看著李世民反應,覺得火候差不多了,便朝李世民拱手道道:“陛下,皇太孫和太子妃薨逝乃是國喪,王良娣不過是一個妾室,由她主持如此大的國喪,恐引朝野非議!” 李世民聽了這話心里的火就不打一處來,狠狠地瞪著長孫無忌道:“李象倒是合適,人呢?” 長孫無忌有些吃驚地看一眼李世民,又隱蔽地看一眼神色平靜地李治,便低下頭做受訓狀。 李世民見此也無心再訓斥他了,但是想到若是過幾天遼東傳來李承乾的噩耗,沒有李象這個長子主持喪事,心里就難受無比,當下煩躁地揮揮手道:“且不提這些事情了。” 長孫無忌聽了抬起頭奏道:“啟奏陛下,從遼東傳來的消息:征遼諸將已經攻克了平壤城…… ” “高句麗被滅了?” 原本神情懨懨的李世民聽了這話,立即精神起來,因為消瘦顯得特別大的兩只眼睛骨碌碌地看著長孫無忌,眼光充滿興奮。 長孫無忌則故意沉吟道:“嗯——,這只是臣聽說的,征遼諸將到現在還沒有消息傳來——,臣也不敢確定。” 李世民聽了有些忌彈地看他一眼,便淡淡地道:“遼東諸將既沒有捷報上奏,此事不宜聲張。” “陛下,臣擔心遼東諸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