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雖然李承乾歸心似箭,但是薛仁貴帶來的兩萬騎兵一連數日在山野間馳奔行軍,又在城外大戰一場,不經過幾天休整根本無法上路。 李承乾也只能再留在扶余城幾日,以待大軍休整。 不過這也不輕閑,眼下就有一個兩難的抉擇擺在李承乾面前。 這一日李承乾召來上官儀、薛仁貴議事。 雖然在軍中但是君臣三人都是冠帶整齊,行禮如儀,儼然是朝堂議事。 顯然他們三個人都把現在仍在長安城的李世民按駕崩的算賬。 “太子殿下,您此次回長安要成就大事,行事務必光明正大,此時應當發出皇太子詔令,把晉王與長孫無忌的罪行昭告天下,向天下百姓宣傳太子殿下空城阻敵的奇謀。”上官儀表情嚴肅地上諫。 上官儀的話正是李承乾所想,上官儀沒有說的李承乾也想到了,現在他不發出太子令,向天下明示他空城阻敵的奇謀,長孫無忌等人可能要編排他是逃回燕都的,對影自己光輝形象不利。 “嗯,上官卿家言之有理——”李承乾說到這里正要下令,卻見薛仁貴長身一禮,大聲道:“太子殿下臣有話要說!” 李承乾看一眼薛仁貴道:“說!” “太子殿下此時您遠離長安城,陛下又被妖道迷惑,若是長安城現在就知道太子殿您下安然無事,不知又要降下什么樣的旨意,恐怕于太子殿下回程不利。”薛仁貴是兵家,想的是怎么出奇制勝。 李承乾聽了也覺得有道理,從長安城傳出來的消息看,李世民現在絕不希望看見自己活著回到長安城。 對于遠在長安的李世民,李承乾還是要小心一些的。 想到這些,李承乾臉色陰沉地點點頭,算是認可了薛仁貴的話。 薛仁貴見此又接著道:“以臣愚見太子殿下在進長安城之前,都不要公開身份。進了長安城先派兵把朝中奸佞之臣抓起來,再進太極宮朝見陛下。” 這是學當年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時的做法,不過,以今日李承乾的身份做起來更加名正言順一些。 畢竟皇太子是君,理論上他要治大臣的罪,大臣不能反抗,實力不濟反抗失敗只能落一個更大的罪名。 長官儀聽了呵呵一笑道:“薛將軍想多了,若是太子殿下不挑明身份,以滅國之功班師回朝,長孫無忌豈能侍視你我回朝? 要知道,你我那時可是待罪之身。” 照這么說也是麻煩,李承乾現在挑明身份,李世民和長孫無忌一定會想盡辦法阻止他回長安城。 可若是李承乾隱藏身份,薛仁貴等人就直接暴露在李世民和長孫無忌面前,他們弄丟了皇太子可是有大罪。 到了那個時候,薛仁貴等人在君臣大義面前只能被人拿捏。 李承乾聽到這里也感到頭痛,擺擺手命他們退下,自己要好好想一想。 ……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