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人總是從眾的,到了這個時候參與此事的大臣和沒參與此事的大臣,都開始懷疑杜正倫的人品了,并在下面竊竊私語。 杜正倫見此知道人言可畏,慌忙走出來,向李承乾行禮道:“啟奏太子殿下,臣自請辭去吏部尚書,由太子殿下派大臣查實張御史所彈劾之事還臣清白。” “杜尚書知過能改,善莫大焉!”盧承慶笑吟吟地評價道。 到這了這個時候李承乾再也無法忍了。 臉色凝重地緩緩起身,朝前走幾步居高臨下地看著盧承慶,語氣不善地質(zhì)問道:“是‘大臣之風’還是‘薏苡之謗’?” 以為要達成目的的一眾官員,聞言不由一怔,旋即想起來李承意思。 《后漢書》記載伏波將軍馬援,征戰(zhàn)交趾時喝當?shù)氐拇筠踩誓苋窠庹危曰剀姇r就裝回來一車想自己種。 一些王公大臣見了以為馬援帶回來了是南方珍寶,心里都是羨慕嫉妒恨。 但是當時馬援剛打了勝仗正得漢光武帝寵信,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向皇帝打小報告。后來馬援去世,大臣便一擁而上向漢光武帝彈劾馬援,光武皇帝聽說后很生氣。 馬援的妻子侄子都很害怕,不敢把葬入祖墳,只在城外買幾畝地草草而葬,親故也無人敢去吊喪。 下葬后妻子和侄子用草繩子把自綁起來,去向皇帝請罪。 這時皇帝才把彈劾馬援的奏疏拿給他們看,母子們看完覺得十分冤枉,前后上了六封言辭悲切的辯書才得到皇帝的原諒,準許馬援安葬在祖墳里。 后世稱馬援受的冤枉為薏苡之謗。 李承乾此時提起顯然在說這些人是有意制造冤假錯案。 看著李承乾已經(jīng)怒形于色,盧承慶卻一點也不在意,依然笑吟吟地道:“太子殿下,不管是大臣之風還是‘薏苡之謗’總要查了才知道?” 李承乾聞言沒有理他,而朝大殿上其他大臣看一眼,見許敬宗等人都不敢抬頭顯然也是怕了,而張行成等人則微微點頭,顯然十分認可盧承慶的說法。 “請?zhí)拥钕聹食蓟丶掖铩!币娎畛星瑸殡y杜正倫再次請罪。 李承乾聞言看著杜正倫肅容道:“朝廷重臣當以國事為重,豈能因小人毀謗而退縮,忍辱負重為國為家方大為大臣之風。” 杜正倫一時語塞。 盧承慶聞言正要說話時,卻見禇遂良走出來行禮道:“太子殿下,為大臣者固該如此,但若是因為一個大臣聲名不雅,而影響到朝廷和太子殿下的圣譽,恐怕就是因小失大了。” 李承乾看著禇遂良走出來臉色徹底黑了,禇遂良昨日說也就算了,可是今日當著百官與別人一起逼宮就過分了。 還沒有等李承乾說話,張行成也走出來行禮,然后直接道:“太子殿下,既然有御史彈劾,杜尚書又自愿請辭,太子殿下還是同意為好,好歹也要走個過場,免得朝野議論不公。” “哈哈哈哈……” 李承乾仰天大笑。 李承乾笑的張行成等人心里發(fā)毛,知道李承乾動了真怒,不敢輕易開口。 大殿上百官此時已經(jīng)明白,這一切都是張行成和禇遂良發(fā)動的。表面看他們針對的是杜正倫,但是內(nèi)里還涉及到太子李承乾,見李承乾已經(jīng)動了真怒,一個個都是靜觀其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