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文瓘的話一說完,整個大殿都安靜了。 不知道根源的大臣都看瘋子一樣看著張文瓘。 心說:這個人是瘋了吧,當紅的吏部尚書,彈劾的三條沒有一條站得住腳的。 什么父母在不遠游? 在隋朝杜氏三兄弟同舉秀才,那是光宗耀祖的事。 泄露禁中語更是牽連到李承乾,而李世民已經罰過了。 貪財好色?帶回幾車行禮就是貪鄙了? 坐在寶座的上李承乾也非常吃驚地看著張文瓘,不過一想,可能是張文瓘突然接到任務。 一夜之間怎么能一下找出杜正倫的問題,只能拿出這些道聽途說的事作法。 “張文瓘!孤王問你,你的這些可有證據?” 李承乾冷冷地盯著張文瓘眼里殺機彌漫。 張文瓘聽了心里一驚,不過隨即又穩定下來,神色平靜地答道:“回太子殿下,此事臣只是耳聞并無實據,但因杜正倫身居高位,若有異心于國于君為害尤大,臣以為太子殿下不得不防。” 張文瓘說完大殿里落針可聞,因這滿殿大都知道李承乾不是李世民,愿意傾聽臣子的建言,李承乾更多的時候是自己給大臣布置任務,不是等大臣奏報什么做什么。 不過李承乾也理解這就是風聞言事,皇帝為了不被身邊的大臣欺騙特意給低階的御史的權力,他們也得遵守規矩。 所以李承乾雖然惱怒但一時也發作不得,過了半晌,才淡淡地道:“孤王知道了。” 張文瓘聞言感覺一拳打在棉花上,因昨日盧承慶跟他說時只讓彈劾兩條,其中第二條因為涉及到李世民和李承乾之間關系,一般大臣都不敢提。 張文瓘自作主張提出第二條是為了激怒李承乾當場發作,這樣他就有了直臣之名,可以名傳天下了。 可是李承乾這么說他也不好說什么,一個監察御史不可能強逼著監國的皇太子罷免吏部尚書。 看著張文瓘怏怏地退下,李承乾面無表情看著百官,冷冷地道:“還有事嗎?” 直覺告訴他,發動這件事背后的人不會就這么算了,一定還有后手。 果然,李承乾的話音剛落就見已經轉任尚書左丞、雍州長史的盧承慶走了出來。 盧承慶走出來后朝鄭重李承乾一禮,然后聲音平靜地道:“啟奏太子殿下,臣以為不管張御史有沒有證據,杜尚書作為朝廷重臣都應當有大臣之風,被人彈劾理應讓位避嫌。” 李承乾咬著牙道:“大臣之風?” 盧承慶聞言有些洋洋得意,搖頭晃腦道:“正是大臣之風,凡為臣當有盛德、清介、雍容的大臣之體面,持大臣之風。杜正倫被御史彈劾,實是德不配位,理應當殿避席辭官,方顯大臣之風。” “正是!” “理該如此!” “被人彈劾還厚顏不退千古罕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