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東嶺省方面,雖然及時接受興隆集團,除了長興集團挑大梁外,各地區政府也是就本地興隆集團制造業,給予各種扶持引資。 可是這些并沒有改變數萬就業員工的基本問題,這些就業員工的工資水平,僅僅保持在人均兩千元左右。 的確臨山市高新區的崛起,帶領東嶺省走向了一條全新的經濟展轉型之路,也致使東嶺省成為全國經濟展的排頭兵。 可是高新區那都是高新技術產業,這無疑限制了很多就業條件。 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傳統制造業職工來說,東嶺省持續升溫的經濟展,對他們來說卻是異常的寒冷。 “省里經濟展都這么好了,為什么我們還不出工資?” 這個質問,是目前東嶺省所有傳統制造業職工共同的心聲。很顯然,東嶺省的經濟展轉型,間接地拋棄了這些底層民眾。 雖然已經不在東嶺省任職,可是這一切凌正道卻都看在眼里,底層出身的他是沒有忘本的,別人遺忘的,他沒有遺忘。 投資長興集團,幫助長興集團解決資金危機,凌正道所希望的就是給底層民眾,創造更好的就業生存環境。 同樣投資長興集團只是凌正道所走的第一步,接下來他將會用多蘭海外投資,去努力改變整個東嶺省的傳統制造業格局。 沒有錯,凌正道是準備走當初王朝軍的路子。不同的是王朝軍是想依靠制造業經濟壟斷,為自己換取一塊免死金牌,而凌正道為的只是東嶺省的底層民眾。 造福于民,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這件事,我很有興趣和你合作,不知道凌先生是不是肯接受。”謝小雨是明白凌正道的理想抱負的,而這也是她最欣賞凌正道的地方。 “小雨,如果有你幫忙,我相信這件事會進行的非常順利的。” “那好,等國那邊的事情解決了,我們就談你的事情。” 本章完 &1t;/br> &1t;/br> &1t;/br> &1t;/br>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