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話間,凌正道的手機隨之響了起來,來電的是馬可夫。 馬可夫也是剛剛結束與林建政的會談,這時候打來電話,是向凌正道匯報進展情況的。 “先生,事情非常的順利,長興集團已經接受了我們的投資合作。” “這件事老馬你辦的不錯,還有你就不用先跟我回迪隆了,長興集團的這個投資,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凌正道是非常看好,也非常重視長興集團的,尤其是長興集團接手原興隆集團制造業后,可以說長興集團的展,關系著眾多東嶺省制造業的展,同時也關系東嶺省的相關就業問題。 傳統制造業雖然依舊處于寒冬時期,可是凌正道缺很清楚,傳統制造業是永遠不會消失的。 這一點其實不僅是凌正道看到了,之前興隆集團的王朝軍也看的很清楚,為此興隆集團也是一度從金融投資和房地產開向傳統制造業轉型。 說到這里,不得不說王朝軍也的確是個人才。當初制造業興起的時候,他選擇的并不被太看好的房地產開,以及金融投資等非制造業投資。 隨著小型制造業的不斷興起,市場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對制造業形成很大沖擊,為此那些制造業,也開始向熱門的房地產開,金融投資轉型。 不過這個時候,屬于房地產開和金融投資的時代已經逐漸冷卻,其中東嶺南山集團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南山集團作為原東嶺省的龍頭食品制造企業,從興盛走向衰敗的主要原因,就是急功近利放棄原有產業,冒然進入房地產和金融投資,致使資金鏈完全崩壞。 如果說南山集團是個失敗的例子,那興隆集團無疑就是成功的例子,王朝軍的經濟眼光是沒有錯的,唯一的缺點就是在砸錢方面還是略顯吝嗇。 當初興隆集團接連收購南山集團,東嶺鋼鐵等多家重掉制造企業,表明了王朝軍要控制整個東嶺省制造業經濟的野心。 可惜得是,由于制造業的持續虧損,讓王朝軍最終不得不暫時放棄自己的野心。 王朝軍的投機心理太重,雖然他的眼光不錯,可是很顯然在收購南山集團等制造業企業時,還是過于樂觀 本章未完,請翻頁 ,沒有想到會虧的那么多。 如果當初王朝軍有謝小雨的那種擔當,興隆集團將全部資金都砸在傳統制造業上面,那么現在,王朝軍也不至于潛逃海外。 王朝軍的失敗,總結起來就是太過小氣,沒有一個大人物應有的燒錢魄力。 興隆集團因為王朝軍的潛逃隨之傾倒,受其影響最大的并不是王朝軍,畢竟他如今在國依舊是住別墅,有吃有喝的。 真是因為興隆集團破產受到影響的,應該是原興隆集團數萬名制造企業職工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