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毫無疑問,這些的對比讓那些連口干凈水都喝不上的土著們,心里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聯邦政府在哪里?我要去! 面對聯邦政府宣傳廣告上那種如天堂般美好生活,別說是尋常民眾,就是那些反政府軍閥武裝的大頭兵,也是把手中ak往地上一摔,收拾一番前來投靠政府。 就在迪隆聯邦國總統隆重宣布,卡多城和多蘭城愿意接納任何迪隆民眾,又經過宣傳廣告傳單的動搖人心,終于臨近卡多城的兩處反政府軍閥的大頭兵,扔了槍丟了炮加入迪隆聯邦政府的大懷抱。 有人開了這個頭,隨后自然就會有更多的人相應,僅僅又過三天,兩處反政府軍閥將軍,就主動向聯邦政府投降了。 不投降也沒有辦法,自己的隊伍都散了,還不乖乖投降,那不是等死嗎? 當然也是有冥頑不靈之輩的,位于迪隆邊境地區的勒達姆武裝勢力,就是這么一個頑固派,不僅是頑固,而且還連同周邊的其他三個反政府武裝,一同拒絕聯邦政府的勸降政策。 “這個勒達姆是什么來頭?”凌正道看著眼前的迪隆地圖,對這個平日里與世無爭的邊境武裝勢力,很是感興趣。 “根據我們的調查,勒達姆武裝勢力,原本是迪隆政府的邊防軍,算是第一個背叛迪隆政府,也正是勒達姆當初拒絕政府調令,才致使卡多城府被叛軍推翻,保守估計勒達姆武裝勢力約有五萬兵力。” 五萬兵力!凌正道聽到這個數字也是大感驚訝,一直以來他都以迪隆第一軍閥自稱,可是即便是收編了幾個軍閥勢力之后,他手下的兵力也不過五萬多而已。 勒達姆武裝勢力保守估計有五萬人,肯定是不低于五萬的,這樣的一個大軍閥這么低調是幾個意思,僅僅是偏居一隅? 事實自然不是這樣,凌正道和平收編了幾個軍閥勢力,并給予其絕對好處時,也大約真實地了解了勒達姆武裝勢力的情況,這個看似低調的大軍閥,其實一點兒都不低調。 根據幾位軍閥將軍所說,他們之所以與聯邦政府為敵,就是得到了勒達姆武裝勢力的支持,才用合圍的方式對付凌正道的。 有野心,而且野心還非常不小! 凌正道想到這里,目光再一次落在面前的地圖上,在迪隆這個礦產資源極其豐富的國家,金礦基本都集中在卡多城和多蘭城地區。 也就是說迪隆最富有的地方就是卡多城和多蘭城,而被多國所重視的鈾礦區,目前并未進行開采,而且也并不在迪隆的邊境,而是加在聯邦政府地區與另一處軍閥勢力巴魯勢力中間。 巴魯勢力所在的諾城地區,算是僅次于卡多城和多蘭城的第三大礦產資源區,同樣也是一塊非常難啃的骨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