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凌正道面對那些反政府軍閥的“消耗戰”計謀,將計就計直接就打了那些黑人土著將軍們的臉。 毫無疑問,在那些反政府軍閥還沒有想到“消耗戰”這個計謀的時候,凌正道就在挖井屯糧,甚至連手里的軍費都用來屯糧,擺明了就是在等著難民上門。 在繼有難民主動進入自己地盤后的這一天,接連的一周時間內,更是不斷有大批難民擁入迪隆聯邦政府的關懷下。 目前幾乎有三分之二的迪隆人,都匯聚在卡多城和多蘭城境,如此龐大的人口數量,在那些沒有見識的迪隆黑孫子軍閥眼里,那絕對是無從管理的。 無從管理?真是笑話!整個迪隆的全部人口加起來也沒有一個成州地區的人多,而卡多城和多蘭城的總面積加起來,卻有一個半成州地區大。 如此一算,卡多城和多蘭城的人口多嗎?一點兒也不多!另外三分之一的迪隆民眾逃荒至聯邦政府,凌正道也照樣是笑納不誤。 其實中國官員在某些方面表現的是遠勝外國官員的,從思想教育工作到人民福利等等,最起碼都挺會忽悠老百姓的。 中國官員的自帶技能就是,可以輕易協調密集人口的管理工作,畢竟目前中國最多的還是人,要知道一個大點的村子,村干部都能管一萬多人。 類如凌正道之前那種級別的領導,手底下有個幾百萬老百姓,就算是個無能之輩也照樣把自己的官當的很舒服,更何況凌正道并非無能之輩。 所以即便是國情不同,管理卡多城和多蘭城的幾十萬人口,對凌正道來說也并不是什么負擔。 在這方面別說迪隆那些土著軍閥覺得不可思議,就是一些歐洲國家的官員,也不敢想象那種幾十萬難民匯集在一起的情景。 用凌正道的話來說,這就是沒見識! 見過太多太多人的凌正道,并不覺得現在聯邦政府多出幾十萬人口是累贅,相反他更是希望所有的迪隆人全都向聯邦政府靠攏。 為此凌正道也是毫不介意地拿出了引誘的手段,搞了很多的宣傳廣告,廣告上都是聯邦政府管理下人民的生活寫照。 如幾個黑人一人扛一條豬腿啃,旁邊美酒香檳,瓜果梨桃;又比如一群黑的亮衣著暴露的大黑妞,簇擁著一個歪瓜裂棗,呲著大板牙的黑人男子等等。 總之在聯邦政府的宣傳廣告下,迪隆難民在聯邦政府的關懷下,個個豐衣足食,而且都是左摟右抱,走向人生巔峰的大贏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