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會戰-《大唐不良人》
第(3/3)頁
兩萬多軍馬,背后是整個肥前和肥后國,并及天草地區,共計二十萬百姓在支持。
而倭國帝都筑紫,這五萬精銳背后,是筑紫、筑后、北九州、日田、豐后大野、津久見、大分、中津、延岡、日向、宮崎、薩摩等一大片地區的支持。
動用的軍民后勤,至少在十五萬人上下。
嗯,兩邊標準不同。
蘇大為這邊是以十民支持一兵的標準。
倭王高市這邊,是三民支持一兵。
如果按關原合戰的春秋筆法,此戰,唐與倭國,共出動大軍四十萬人。
堪稱震古爍今,古未有之。
一直到十五世紀后期,倭國的應仁之亂前,倭人總人口才七百萬。
十七世紀初的關原合戰前夕,倭國人口有一千二百萬。
那個時候九州有長曾家、三好家以及河野家,人口也不過九十多萬。
而現在,是公元六七世紀。
雙方動員這么多人力,實在已經是枯竭了整個九州島的人力和物力。
蘇大為這邊,肥前和肥后國仗著港口之利,人煙還比較稠密,但動員這么多人,已經是傾國之力,全民皆兵。
所有蘇大為治下的倭人仆從,也知道此戰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
若是唐軍失敗,之前拿到的田產,統統要交還給貴族老爺。
因此人人爭先,都竭盡所能的在后方支持。
筑紫前,大片原野。
若在地圖上,此地區屬于筑紫野。
唐軍以蘇大為的萬余軍為前軍。
左右軍為黑齒常之和沙吒相如。
婁師德和王孝杰、崔器等率領的萬余軍為后軍。
這部份人馬,剛剛從筑后國結束戰斗,還在趕來集結的路上。
而倭國的三萬人,已經集結到位置。
統兵大將,為藤原氏。
就是十幾年前,與中大兄一起合謀,誅殺蘇我氏,還政與倭王的藤原鐮足。
黎明時分。
陽光從破曉云層灑下,分別投在兩軍的頭頂上。
唐軍軍勢嚴整,槍兵在前,騎兵分列左右兩翼。
刀盾為中軍。
弓弩在后方押陣。
再后是騾馬輜重,以及預備軍。
在預備軍中,還隱見大唐陌刀軍的身影。
當然,倭軍并不清楚這些。
只是看上去,大唐軍陣頗壯。
唐軍除了前驅的千余人,和后軍的數百陌刀軍,中軍大量都是倭人仆從。
這些仆從過去都是貴族老爺們看不上的泥腿子,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夫。
這樣的人,就算拿起刀槍,又能做些什么?
只是有點奇怪,這些倭人仆從,看上去臉上并無畏懼之色。
相反是躍躍欲試。
不怕死?
這些農民,哪來的膽子。
敢和過去頭頂上的貴族老爺的精銳大軍對抗?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庆县|
合江县|
百色市|
博湖县|
盐边县|
安泽县|
资阳市|
铁力市|
江安县|
青冈县|
河池市|
彰武县|
揭东县|
抚松县|
鹰潭市|
习水县|
伽师县|
湟中县|
阿巴嘎旗|
当雄县|
河东区|
望谟县|
伊金霍洛旗|
五常市|
柘城县|
洞口县|
天全县|
汉源县|
潼南县|
兴隆县|
安阳县|
阿拉善左旗|
云安县|
郓城县|
镇江市|
孙吴县|
玉屏|
石嘴山市|
若尔盖县|
沙湾县|
辉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