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八十六章 東西合戰-《大唐不良人》
第(1/3)頁
第八十五章東西合戰(上)
在倭軍看不到的地方,在唐軍軍陣隊列縫隙間,有一隊隊的人馬在不斷來回巡視。
這是蘇大為以都察寺的人為底子,最近才組建的督戰隊。
普通的督戰隊,就是在隊后手執銳器,有逃回來的逃兵,就上前斬殺,以此做威懾。
但蘇大為的督戰隊不同。
他們主要的職責,一是規整隊列,維持唐軍的組織建制不亂。
第二,就是以剛學會的倭語,向那些倭人仆從一遍遍的重復:打敗眼前敵軍,殺入筑紫,所有人將分得數之不盡的錢財,王族的庫藏,田產,應有盡有。
此戰獲勝,所有戰利品,蘇都督將會賞賜給每一位作戰英勇的勇士。
一遍又一遍。
不論是洗腦還是什么,倭人仆從們的眼睛都紅了。
既為保護既得利益,又為即將搶掠的更多的財富。
戰意在心中沸騰。
倭人仆從這邊,只差喊出搶錢、搶糧、搶女人的口號。
這是權宜之計。
在蘇大為心里,排名最高的軍隊,當是后世的人民軍隊。
以極高的榮譽,極強的紀律,極高的思想來武裝自己。
為了守護而生,為了保家衛國而生。
千錘百煉,軍魂不滅。
次一等的,才是如日軍,以劫掠、殺戳、重賞來激勵士氣,保持戰力。
蘇大為眼下的條件,也只能組建一支如后世日軍般,以重賞和殺戳而生的軍隊。
好處是成軍快,短時間內戰力強。
弱點是軍紀差,在一定情況下,容易失去控制,造成下面的軍人獨走。
不過蘇大為征倭,也只是為了消除身后隱患,穩固百濟這個基地,同時增添一筆滅國之功。
并沒有想法替倭國錘煉一支人民軍隊。
而且這幾個月的時間,也不足以訓練出真正的精銳來。
事急從權。
盡管如此,唐軍這些仆從的氣勢,也遠遠高出對面的倭軍一截。
后世倭人喊出什么共榮的時候,其仆從軍二鬼子,也往往比正軍士氣要高漲,殺戳也更加瘋狂,正是為此。
對面倭軍中,藤原鐮足騎在倭馬上,瞇著眼睛觀察著唐軍的軍容。
他的年紀在六旬上下,頭發已經花白。
但是一身華麗五彩的漆甲,依舊襯得他威風凜凜。
可惜的是,倭馬太過矮小,平均一米二的肩高,和唐軍那種一米五肩高的西域良駒比起來,就像是個玩具。
只是此時的倭軍,并不這么覺得。
藤原鐮足身后,有著七彩的車駕。
馬車上,旗幡招展。
一身正裝的高市,正襟危坐其上。
左右兩邊,是鵜戶神宮派來的十二位大神官。
他們每一個人,都是修持超過三十年的異人。
實力非同小可。
若不是有這些神官守護,高市未必有勇氣親臨筑野來督戰。
之前在白江口一戰,真的差點把他嚇破膽。
但是眼下,不比在百濟白江。
退無可退。
高市心中再怕唐軍,也得裝出個樣子來。
否則一旦倭國落敗,只怕天下之大,再無他的容身之處。
他并不想做被滅國的倭王。
“藤原大臣,唐軍軍容雄壯,此戰,我們有贏的把握嗎?”
高市姣好如女子般白皙的面龐上,折扇輕輕擋住半張臉,用壓低的聲音,向策馬來到身邊匯報的藤原鐮足問道。
藤原鐮足則是微微欠身道:“大王放心,唐軍人少,而且大半都是我們倭人,倭人久慕王化,不敢與我們正軍對抗。
而且唐軍強擄這些農人,他們心中必然也怨恨唐軍。
就算他們真的敢與我軍作對,這些拿慣了鋤頭的農戶,又有幾分戰力?”
“所得斯內。”
高市聽了藤原鐮足的話,心下稍安。
他站在車頭,環顧左右。
比起唐軍,倭軍的軍容更盛。
三萬余人,是對面唐軍的三倍。
而且因為在本土作戰,倭軍主力又都是親近倭王的近藩貴族。
一線部隊,俱著漆器彩甲,看上去五顏六色,十分奪人眼球。
而且倭軍喜歡多置旗幡。
這些旗幡密集如林,在晨風的吹舞下,如燎原之火,給人一種蓬勃向上的生氣。
倭軍排在隊列最前的,也都是各藩最精銳的武士。
這些武士膽量奇大,手持著倭刀,向著對面的唐軍吐著口水,發出笑罵聲。
對唐軍擺出不屑一顧的架勢。
在高市身邊,十二位神官也在安撫著高市。
“一會戰起,我們中六人會直接以秘術潛入唐軍中,陣斬唐軍首腦,奪回那件‘東西’,大王請放心,保管萬無一失。”
“有諸位神官相助,本王就放心了。”
高市微微頷首。
咚咚咚咚~
從唐軍陣營中,陡然響起重重的鼓聲。
這是進兵的信號。
果然,隨著戰鼓響起,唐軍陣腳開始前移。
藤原鐮足面色微變。
他雖然說得輕松,卻從不敢對唐軍有任何輕視。
之前白江口之戰的例子放在那里。
倭軍自白江口一戰,元氣大傷,至今未能完全恢復。
絕不能輕視唐人。
藤原鐮足深吸一口氣,最后向高市道:“大王放心,其實除了這三萬軍馬,我還聯系了中條氏,他率領的三千人,已經到達預定位置。
今天這一戰,中條氏將做為奇兵出現在唐軍后面,到那時,前后合擊,我軍,將取得最終的勝利。”
聽到藤原鐮足斬釘截鐵的聲音。
高市的臉上涌起亢奮的紅暈。
他激動的站直身體,伸手握住馬車側面藤原鐮足的一只手,動情的道:“一切就拜托藤原大臣了。”
本王的生死榮辱,天照大神子孫的傳承血脈,全系在藤原大臣你的身上了。
藤原鐮足臉上涌起潮紅。
這一瞬間,他像是從六十歲,回到了三十歲的年紀。
那個熱血激昂,敢做敢為的年紀。
騎在馬背上,他向著高市重重的鞠躬:“哈依!”
言罷,他撥轉馬頭,輕馳向隊伍前列。
令旗招展,旗幡搖動。
從倭軍中,響起嘹亮的牛角長號之聲。
嗚嗚~
倭軍以中軍為首,向前移動。
天風四合。
激烈的西北風卷起彤云。
烏云翻滾。
戰鼓與號角聲,在九州上空此起彼伏。
喊殺聲漸次響起。
唐軍以蘇大為身邊的精銳為首,唱起蘇大為定下的軍歌。
開始只有千余人唱,后來連萬余倭人仆從,也跟著一齊納喊。
他們不懂唐音,但卻會跟著調子,跟著類似的發音,一起吼叫。
狀如野獸。
這一幕,令倭軍中的將領一個個面面相覷。
感覺大家本來各擅勝場。
唐軍擊鼓,咱們就吹號。
唐家逼近,咱們就迎上。
現在唐軍居然開始唱歌吼叫,那咱們也不能落后啊。
此時倭人中,并沒有統一的戰歌,什么君之帶也是沒影子的事。
藤原鐮足眼珠一轉,被人稱足智多謀的他,吟出一首倭國古詩。
身邊將領都是各藩武士貴族,都是學過詩詞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溪县|
西宁市|
青铜峡市|
英德市|
禹州市|
平泉县|
古蔺县|
杂多县|
焉耆|
苍梧县|
宁津县|
白水县|
桐乡市|
新兴县|
湟源县|
石嘴山市|
富川|
巴里|
扎鲁特旗|
兖州市|
普兰县|
中牟县|
乌兰浩特市|
托克逊县|
浦县|
江北区|
巴南区|
昭平县|
文成县|
太保市|
福泉市|
东莞市|
太原市|
百色市|
永和县|
疏附县|
荔波县|
闽侯县|
白城市|
阿巴嘎旗|
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