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船從碼頭出發,沿著長江駛入東海,然后向南拐了一個彎,前往自己的目的地,東海大橋。 羅佳雖然答應歐陽教授去觀禮,但他并不想上主席臺,也不想借著機會大出風頭,只打算就這樣遠遠的看著,看著自己的家鄉一點一點被改變。 “北斗系統可真厲害,竟然在海上也能登陸互聯網!”拉斐爾校長激動的抱著手機。 羅佳笑了笑,為他解釋,“導航信號的確是北斗提供的,但上網服務卻并不是北斗的功能,2017年4月12日,華夏發射了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實踐十三號。” “實踐十三號使用了Ka波段多波束寬帶通信系統,還搭載了激光通信裝置,使用電推進長期維持軌道,通信總容量高達20 GB,超過華夏以往所有通信衛星容量總和。” “我們現在連接的就是這顆衛星,而華夏采用了離子電推進,重達七噸,世界最大的通信衛星實踐十八號,在2017年7月,由于發射事故毀掉了,很可惜啊,實踐十八號通信總容量達到了70 GB,要是那顆衛星成功上天,我們現在的網速還能再快一些。” 船行緩慢,本就有些無聊,拉斐爾校長和羅佳忽然聊起衛星系統,立即引發大批技術宅的強烈興趣。 曾幾何時,華夏只是航天技術的門外漢,當年蘇聯人和北美人太空競賽的時候,華夏人只能遠遠的仰視他們,看著北美人在月球上留下第一個腳印,看著北美的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 時至今日,我國也是太空領域的大玩家了,目前這個世界上,有四大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美GPS系統最快紀錄為一年發射六顆衛星,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一年九星,歐洲伽利略系統一年六星。 而華夏北斗系統在2018年,一共進行了九次發射,每次射上去兩顆衛星,射出了一年十八星的新紀錄,接下來的2020年,北斗系統正式點亮全球。 “2000年5月2日。”大家正討論的熱烈,羅佳忽然無厘頭的說了一個日期,讓所有人都愣住了。 “我們應該記住這個日子,2000年5月2日,這一天,北美正式解除GPS民用信號干擾,在此之前,民用GPS的定位精度一直很差,并不是技術的原因,而是北美當局故意在干擾,不想讓大家獲取更精確的定位。” 曹原不解的問道:“那他們又為什么解除干擾?” 羅佳笑著說,“因為俄羅斯搞了格洛納斯系統,GPS有了競爭對手,所以每次我看到網上有美粉說,北美的GPS系統為人類文明作出貢獻的時候,我都忍不住想笑。” “或許他們并不知道,GPS之所以被開發,不是為了造福人類,而是為了給導彈引路,執行外科手術式殺人,軍用GPS的精度可以達到毫米級,民用信號差一些,是分米級,而這還是取消了干擾之后。” “當這個世界上只有GPS系統的時候,北美想怎么搞就怎么搞,1999年,印巴戰爭,北美直接把當地信號給掐了,于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戰士們,一夜之間回到了石器時代。” “指揮官拿尺子在地圖上量,部隊更是抓瞎,一會兒印度軍隊跑到巴基斯坦被人全殲,一會兒巴基斯坦的坦克因為天黑找不到路,開進了印度軍營。” “反正那一次把印巴都給坑慘了,所以他們才下本錢,自己搞區域衛星定位,現在國際主要軍隊中,唯一還在用GPS系統的,就只有霓虹了,他們的天頂系統完全依靠GPS運行,或許霓虹人真覺得北美是親爸爸吧,其它各國就算再窮,也要搞幾顆定位衛星。” 羅佳語言風趣,聽他講歷史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眾人忍不住捧腹大笑,同時也深感華夏搞北斗系統,實在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命運這個東西,要握在自己的手里,而網上一些恨國黨,指責北斗系統浪費民脂民膏,明明有GPS,為何還要自己搞一套? 羅佳覺得,這些人應該是不蠢的,純粹就是壞而已。 頓了一頓,羅佳又說,“無論GPS還是北斗,都只負責定位,或者發送120字范圍內的短消息,真正讓我們能夠在海上連接互聯網的,是通信衛星。” “目前全球排名第一的通信衛星公司,是北美國際通信,第二是盧森堡SES環球,第三是歐洲通信,第四是加拿大電信之星,第五是霓虹JAST,第六是狗大戶的阿拉伯衛星。” “怎么全是外國公司?我們排第幾?”凌峰著急的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