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區區二百多人,和每年參考的數千人來比,確實寒磣,卻已經令人意外。 要知在此之前,女子根本沒有正式上學的機會,世家貴女也多半是請個先生,在家里隨便教幾年,一般滿了十三,就一心一意在家里學管家和備嫁事宜…… 而女恩科,試題卻是比照男子恩科一般的難度來的,如此高難度的考題,這些根本沒有機會受系統教育的內宅女子,還有兩百多人參加,著實讓人十分意外。 兩百多人加參考試,成績出來之后,成功入圍的只有二十六人。 其中會試頭名為已在太醫院任職的醫正、前太子的良娣-蘇慈,蘇慈現的剛剛二十一歲。 第二名則為大理寺卿家的千金-馮紫櫻,時年十八。 這二十六人參加殿試的時候,全部順利通過考核,成為了進士。 蘇慈,沒有意外的成為了這一屆的女狀元,馮紫櫻為榜眼,第三名的探花則為外地一位姓鄭的巡撫家的千金。 蘇慈因精于司農這一塊,她自請辭去太醫院醫正一職,正式進入戶部的農司部門,馮紫櫻進入刑部,鄭家小姐則進入禮部。 同時八月,已在刑部任職馮紫櫻和要城衛軍的五品副將燕旭共結連理,成為夫妻。 成婚之后,馮紫櫻也沒有回歸家庭,做全職家庭主婦,依然在她熱愛的崗位上任職。 并在任期間,非常利索的解決了好幾起,之前積壓的陳年舊案,直到次年懷孕,臨產前兩個月,才請孕假。 而進駐農司部的蘇慈更是了不得,她到農司部門之后,不過區區一年時間,就連續出提出了數起改良農作物的方案,并得到貞平帝的大力支持,順利推行下去。 在次年秋收的時候,大齊的糧食足足比以往年增產45%,至此,宣和帝宣布司農部正式從戶部分離,成為一個獨立的部門。 蘇慈擔任這個部門的主官,即正四品的大司農。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