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秦子一的試卷理所當然的呈到了皇帝的御案上。 就在大家都在翹首以盼,準備看好戲的時候,少年帝王看到這秦子一的試卷,非但沒有半點生氣的意思,反而連連擊掌贊嘆。 更是在殿試的時候,親點秦子一為狀元,并公然將他的試卷傳閱,極力贊揚他提出來的,應該約束皇權的提議。 讓群臣和新科學子們好好思考討論,指定一套既可以約束皇權、又不容易被利用和鉆空子的議案出來…… “子一兄,你,就你那篇文章,沒有獲罪不說,反而被欽點為狀元、同時讓陛下贊不絕口并廣為傳閱……” “你說,咱們這位少年陛下到底是個什么的人?”幾個與秦子一關系不錯的同科進士從殿試中出來后,一臉震驚的看著他問。 “什么人我說不好,我只想說,若他真能做到心口如一,并一直保持這樣的初心,我,秦子一,愿意粉身碎骨,赴湯蹈火,做為他革舊鼎新的先鋒......”秦子一沉默了一會,才接口道。 “太平,你看,這世間真正有理想,有抱負,期望能推動社會進步的英才還是有很多的。” “這一期的學子中,出了不少人才。”待這些殿試的學子們都離去之后,帝師木君璇和少年帝王從某個角落里走了出來。 “姐姐說得對,不過新政能這么快的頒布推行下去、并沒有引起大規模的騷亂,卻全靠姐姐。” “若沒有姐姐這樣的人在,太平有再多的理想,再好的策略,想在這個幾乎由著士族勛貴們把持話語權的時代順利推行,也不太可能。”貞平帝道。 “也不一定,沒有我的話,進程會慢一些,用小火慢燉,日長月久的積累,也會有成效。”木君璇沉默了一會,才接口道。 她的話也不是自謙,而是事實,沒有她,君主和若真有此雄心,手段也足夠的話,改革的進程不會像現在這么快,但時日一久,總會有成效。 當然,風險也很大,觸動了整個士族集團的利益,稍不小心,就是粉身碎骨,遺臭萬年的下場,普通人突然之間想要粉碎幾千年的封建帝制,確實千難萬難。 時光繼續朝前滑行,在文舉之后,很快就是武舉,文舉狀元為秦子一,武舉狀元則沒有什么懸念,被燕旭奪了去。 十七歲的燕旭正式以武舉出仕,進入了軍隊。 次年女子春闈,文武百官們原本想看熱鬧,覺得這屆女恩科,根本不會有幾個赴考的學子。 可他們再次料錯了,參考的人確實遠遠沒有男學子那么多,卻也有二百多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