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湖三足鼎立-《玉帛金鼎》
第(1/3)頁
總體上,楓林鎮的地圖近似一個倒三角形。
最上面的那條邊,是一帶綿延不絕的群山;最下面那個頂點,則蜿蜒著一條百米寬的河流。
河流名叫禾水,原是楓林鎮的護城河,現在沿著城市最南端的河邊走,還能依稀找到當年的城墻痕跡。
有一條東西走向的省道,貫穿楓林鎮的中心地帶,將鎮子大致分成南北兩大部分。
上面那個不規則的四邊形,東邊是人們口頭上的東城,西邊則是人們習慣所稱的西門洲。省道的下面,也就是南邊,便是南街。
你現在知道了,南街并非一條街,而是一個區域通稱??伤植皇菄栏褚饬x上的行政區劃,只不過是人們傳統習慣上的叫法。
從面積上來看,南街只占楓林鎮的五分之一略強,而它的江湖地位,卻一直屹立不倒。
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產生了兩類頗具民族特色的人物:官二代和富二代。
楓林鎮不能免俗,它也有自己的出產官二代和富二代。
走在街上,如果你見到一個年輕人雙眼朝天,橫沖直撞,無論跟誰說話,氣焰都是囂張無比,那么,此人要么是瘋子,要么是官二代。
如果你見到一個十歲的小伙子,腳步虛浮卻滿嘴粗話,一身名牌又臟亂不堪,上下黃鏈子掛得叮當響,那么,此人要么是傻子,要么是富二代。
除此之外,楓林鎮還出產一種頗具地方特色物的人物:江湖老大二代。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南街疤頭。
疤頭,真實姓名不詳。年近五十。目前是楓林鎮上南街的老大。南街上無論什么人,有了大小糾紛,基本不找居委會,也不找警察,找的是疤頭。
通常只要疤頭一句話,有理的無理的,都立即噤了聲。
疤頭生在楓林鎮南街,長在楓林鎮南街,幾十年沒離開過。據說,他的父輩們已在楓林鎮南街生活了上百年。
他目前的江湖地位,一半是因為他自己的名望,另一半則是得自繼承。在他之前,其父老疤獨霸南街十幾年。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疤頭的父親老疤,憑著一把竹刀奮力拼殺,終于成為南街一帶的令人聞風喪膽的老大。
九十年代初,老疤因為斗毆和傷人至死,判了十五年,入獄不久便因病身亡。一時之間,楓林鎮南街群龍無首。
此期間,二十歲剛出頭的疤頭,帶著從他父親身上遺傳而來的豪勇,在街上暫露頭角,不久之后,南街的人們為了結束天天打打殺殺的混亂局面,幾個主要人物坐在一起吃了頓飯,開了個會,一致推舉疤頭為他們的老大。
于是,南街重歸平靜。
彪哥在短短幾年時間里,稱雄楓林鎮三分之二的地盤,卻始終無法向南街滲透半步,究其原因,是南街的江湖形勢,與東城和西門有本質上的不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南街極少外來人口,全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
早期的楓林鎮市中心,其實是在南街,后來城市向東北和西北蠶食,市中心數次北移,使得南街成了雜亂無章、又老又舊的城區。
外來人口和進城農民工,很少往這個地區聚集,全都落腳于東城或西門。
在東城和西門洲,流氓痞子和普通居民,是涇渭分明的兩類人,各有各的活躍和棲息場所。所以,在這兩個地方混江湖,你只需將那幾個出頭的流氓痞子打服,便成功了一大半。
普通居民,比如說農民工和小商販,學生,上班族,都是些受欺負的角色,對付起來要容易得多。
而南街不一樣。此地的居民既然土生土長,百年下來,所有人都有或遠或近的血緣關系。于是,街頭流氓和普通居民,很難截然分開。
流氓是居民,居民也是流氓。
他們自己內部鬧矛盾,有疤頭出面平息。一旦與外部發生沖突,南街幾乎是全民皆兵。
假設東城或西門的某個流氓,提刀追砍南街某個小人物。后者只要逃入南街,一聲口哨,所有人不管之前在干什么事,一律放下,手提各種兵器站在街邊嚴陣以待。
前者不管有理沒理,都得立即掉頭而退,如果不識趣,硬要裝酷耍橫,最后能全身而從南街走出來的,基本上沒有。不死也得脫層皮。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州市|
东源县|
林州市|
遂平县|
诸城市|
绍兴市|
岳普湖县|
都匀市|
湖北省|
施甸县|
休宁县|
井研县|
长治县|
德州市|
泸定县|
辽源市|
南投市|
三门县|
汉川市|
烟台市|
绥德县|
黔东|
通化市|
乐亭县|
乌兰察布市|
神农架林区|
东明县|
全州县|
永兴县|
胶南市|
峨山|
重庆市|
色达县|
栖霞市|
庄浪县|
潜江市|
泉州市|
安徽省|
阿克陶县|
普宁市|
大石桥市|